电学思维导图九年级

《电学思维导图九年级》

一、 电路基础

  • 1. 电路的组成:
    • 电源:提供电压,产生电能。(符号,单位:伏特 V)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作用,状态:闭合、断开)
    • 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作用,能量转化)
    •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作用,材料:铜、铝)
  • 2. 电路的状态:
    • 通路:电路连通,用电器正常工作。(特征,危害,电流路径)
    • 断路(开路):电路断开,用电器不工作。(特征,原因,现象)
    •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构成回路。(特征,危害,预防)
  • 3. 电流:
    • 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自由电荷,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
    •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 大小:电流强度 (符号:I,单位:安培 A,常用单位:mA、μA)
    • 测量:电流表 (符号,接线方法:串联,量程选择)
  • 4. 电压:
    • 定义: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符号:U,单位:伏特 (V),常用单位:kV、mV
    • 测量:电压表 (符号,接线方法:并联,量程选择)
  • 5. 电阻:
    • 定义:阻碍电流通过的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符号:R,单位:欧姆 (Ω),常用单位:kΩ、MΩ
    • 影响因素:
      • 材料:不同材料的电阻一般不同。
      • 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相同)
      • 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长度相同)
      • 温度:一般来说,金属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 滑动变阻器:
      •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 接线方法:一上一下。(作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 铭牌含义:阻值范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 6. 欧姆定律:
    •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公式:I = U/R
    • 应用:
      • 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 分析电路中的变化。
      • 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 串并联电路

  • 1. 串联电路:
    • 定义: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电流特点:各处电流都相等。I = I1 = I2 = ...
    • 电压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 = U1 + U2 + ...
    • 电阻特点: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 = R1 + R2 + ...
    • 分压原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U1/U2 = R1/R2
  • 2. 并联电路:
    • 定义: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
    • 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 I1 + I2 + ...
    • 电压特点:各支路电压都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U = U1 = U2 = ...
    • 电阻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1/R = 1/R1 + 1/R2 + ...
    • 分流原理: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1/I2 = R2/R1
  • 3. 电路故障分析:
    • 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断路、短路)
    • 根据电路特点和现象判断故障原因。

三、 电功率

  • 1. 电能:
    • 定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符号:W,单位:焦耳 (J),常用单位:千瓦时 (kW·h),俗称“度”。
    • 测量:电能表 (参数含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频率,计量单位)
  • 2. 电功率:
    • 定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
    • 符号:P,单位:瓦特 (W),常用单位:kW
    • 公式:P = W/t = UI
  • 3. 电流的热效应:
    •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
    •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 公式:Q = I²Rt
    • 应用:电热器,电饭锅,电熨斗等。
    • 防止危害:散热,绝缘。
  • 4.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 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 5. 电功率的测量:
    •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P = UI (间接测量)
  • 6. 电功率的应用:
    • 计算电路中的功率。
    • 比较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
    • 节约用电。

四、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 1. 家庭电路的组成:
    • 进户线:两根线 (火线、零线)
    • 电能表:计量用电量。
    • 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 保险丝:保护电路,防止过载和短路。(材料,熔断电流,作用)
    • 插座:连接用电器。(两孔插座,三孔插座及地线的作用)
    • 开关:控制灯泡等用电器。
    • 灯泡:照明。
  • 2. 家庭电路的连接:
    • 各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
    • 开关与灯泡串联。
  • 3. 安全用电:
    •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潮湿的环境下不能接触电器。
    • 绝缘的重要性。
    • 触电急救:迅速切断电源,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4. 电路中的安全问题:
    • 短路:避免短路,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 过载:避免同时使用过多的大功率电器。

五、 电与磁

  • 1. 磁现象:
    • 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南北极)
    •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 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的假想曲线。(磁感线的方向,疏密)
    • 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 2. 电流的磁效应:
    • 奥斯特实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铁:带有铁芯的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 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电路的开关。(组成,原理,应用)
  • 3. 电磁感应:
    •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电流的现象。
    •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 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 电动机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六、 电学实验注意事项

  • 1.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 量程选择:根据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
    • 接线柱: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
    • 读数: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 2.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 接线方式:一上一下。
    • 滑片调节:观察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 3. 电路故障的判断:
    • 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用电器不工作。
    • 断路:电路中电流为零,用电器不工作。
  • 4. 数据处理: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 记录数据时,注意单位。
    • 绘制图像时,注意坐标轴的标度。
  • 5. 注意安全:
    • 避免接触带电体。
    •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
    •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器材。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看了一部爱国纪录片的所见所思所得加上电影图片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