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一思维导图
《生物高一思维导图》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 新陈代谢
- 定义: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
- 类型:
- 同化作用: 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自身组成物质,储存能量(如光合作用)。
- 异化作用: 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如呼吸作用)。
- 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
- 实例: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吸收。
2. 生长和发育
- 生长: 指生物体体积或细胞数量的增加。
- 发育: 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过程,包含细胞分化、组织形成、器官发育等。
- 实例: 幼苗长成大树,蝌蚪变成青蛙,胚胎发育为婴儿。
3. 繁殖
- 定义: 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 类型:
-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 常见方式: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 优点: 速度快,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 缺点: 变异少,适应性差。
- 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 优点: 变异多,适应性强。
- 缺点: 速度慢,存在性状分离。
4. 遗传和变异
- 遗传: 指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 变异: 指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亲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 遗传物质: DNA
- 实例: 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也是双眼皮(遗传);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是单眼皮(变异)。
5. 应激性
- 定义: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 体现: 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防御行为、人的膝跳反射。
- 重要性: 使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6. 适应环境
- 定义: 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等方面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 实例: 沙漠植物根系发达,骆驼能耐干渴,候鸟迁徙。
- 本质: 自然选择的结果。
7. 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 物质基础: 都由细胞构成,主要元素是C、H、O、N、P、S等。
- 结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二、走进细胞
1. 细胞的类型
- 原核细胞:
- 特点: 无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含有核糖体,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 生物: 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
- 真核细胞:
- 特点: 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含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 生物: 动植物、真菌等。
2. 细胞的结构
- 细胞膜:
- 成分: 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
- 功能: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 液态,为细胞代谢提供场所。
- 细胞器:
-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含有少量DNA和RNA。
-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少量DNA和RNA(植物细胞特有)。
-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的场所。
- 高尔基体: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
- 溶酶体: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的病原体。
- 中心体: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
- 液泡: 调节细胞内环境,储存物质(植物细胞特有)。
- 细胞核:
- 成分: 核膜、核仁、染色质。
- 功能: 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 物质的运输
-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 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O2、CO2、H2O。
- 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如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4. 酶
- 定义: 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特性:
- 高效性: 催化效率高。
- 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作用条件较温和: 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
-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
5. ATP
- 结构简式: A-P~P~P (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 功能: 细胞内直接的能量来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合成场所: 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细胞质基质。
- 水解: ATP → ADP + Pi + 能量。
- 合成: ADP + Pi + 能量 →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