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I. 宏量营养素 (提供能量)**
-
A.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
-
- 单糖:
- a. 葡萄糖 (血液中的主要糖类)
- b. 果糖 (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
- c. 半乳糖 (乳糖的组成部分)
-
- 二糖:
- a. 蔗糖 (白糖,葡萄糖+果糖)
- b. 乳糖 (牛奶中的糖,葡萄糖+半乳糖)
- c. 麦芽糖 (麦芽糖浆,葡萄糖+葡萄糖)
-
- 多糖:
- a. 淀粉 (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如谷物、薯类)
- i. 直链淀粉 (易溶于水,消化较慢)
- ii. 支链淀粉 (易溶于水,消化较快)
- b. 糖原 (动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
- c.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可消化,促进肠道蠕动)
- i. 可溶性纤维 (如 果胶,降低胆固醇)
- ii. 不溶性纤维 (如 纤维素,促进肠道蠕动)
-
- 功能:
- a. 提供能量 (主要来源)
- b. 构成组织 (少量)
- c. 调节代谢 (参与代谢过程)
- d. 节约蛋白质 (提供足够碳水化合物,减少蛋白质分解)
-
- 食物来源:
- a. 谷物 (米饭、小麦、玉米)
- b. 薯类 (马铃薯、红薯)
- c. 豆类 (大豆、绿豆)
- d. 水果 (苹果、香蕉)
- e. 蔬菜 (根茎类蔬菜)
-
-
B. 蛋白质 (构建和修复组织)
-
- 组成: 由氨基酸组成
- a. 必需氨基酸 (必须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无法合成)
- i. 赖氨酸
- ii. 色氨酸
- iii. 苯丙氨酸
- iv. 亮氨酸
- v. 异亮氨酸
- vi. 苏氨酸
- vii. 甲硫氨酸
- viii. 缬氨酸
- b. 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可以合成)
- 组成: 由氨基酸组成
-
- 分类:
- a. 完全蛋白质 (含所有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易于消化吸收,如蛋、奶、肉、鱼)
- b. 不完全蛋白质 (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如植物蛋白,需要搭配食用)
-
- 功能:
- a. 构成组织 (肌肉、骨骼、皮肤)
- b. 合成酶 (催化化学反应)
- c. 合成激素 (调节生理功能)
- d. 运输物质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 e. 免疫功能 (抗体)
- f. 提供能量 (次要来源,仅在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时)
-
- 食物来源:
- a. 肉类 (猪肉、牛肉、羊肉)
- b. 禽类 (鸡肉、鸭肉)
- c. 鱼类 (各种鱼)
- d. 蛋类 (鸡蛋、鸭蛋)
- e. 奶类 (牛奶、羊奶)
- f. 豆类 (大豆、豆腐)
-
-
C. 脂肪 (储存能量,保护器官)
-
- 组成: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 a. 饱和脂肪酸 (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中,过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 b. 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和鱼油中,有益健康)
- i. 单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存在于橄榄油中)
- ii. 多不饱和脂肪酸 (如亚油酸、α-亚麻酸,存在于植物油和鱼油中)
- ω-3脂肪酸 (如 EPA、DHA,对大脑和心血管有益)
- ω-6脂肪酸 (如亚油酸)
- 组成: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
- 分类:
- a. 甘油三酯 (主要的储存形式)
- b. 磷脂 (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 c. 胆固醇 (合成激素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
- 功能:
- a. 提供能量 (储存能量,能量密度高)
- b. 保护器官 (缓冲,防止损伤)
- c. 保温 (皮下脂肪)
- d. 合成激素 (性激素)
- e. 运输脂溶性维生素
-
- 食物来源:
- a. 植物油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
- b. 动物脂肪 (猪油、牛油)
- c. 坚果 (花生、核桃、杏仁)
- d. 鱼类 (三文鱼、金枪鱼)
- e. 鳄梨
-
II. 微量营养素 (不提供能量,调节生理功能)**
-
A. 维生素 (调节生理功能,维持健康)
-
-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 a. 维生素A (视力、免疫、生长发育)
- i.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胡萝卜、绿叶蔬菜
- b. 维生素D (钙吸收、骨骼健康)
- i. 食物来源:鱼肝油、蛋黄,阳光照射合成
- c. 维生素E (抗氧化、保护细胞膜)
- i. 食物来源:植物油、坚果、绿叶蔬菜
- d. 维生素K (血液凝固)
- i. 食物来源:绿叶蔬菜、肝脏
-
- 水溶性维生素 (B族、C):
- a. B族维生素 (能量代谢、神经功能)
- i. 维生素B1 (硫胺素):谷物、豆类
- ii. 维生素B2 (核黄素):奶类、肝脏
- iii. 维生素B3 (烟酸):肉类、谷物
- iv. 维生素B5 (泛酸):广泛存在于食物中
- v. 维生素B6 (吡哆醇):肉类、蔬菜
- vi. 维生素B7 (生物素):肝脏、蛋黄
- vii. 维生素B9 (叶酸):绿叶蔬菜、豆类
- viii. 维生素B12 (钴胺素):肉类、奶类 (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
- b. 维生素C (抗氧化、免疫、胶原蛋白合成)
- i. 食物来源:水果、蔬菜 (柑橘类、辣椒)
-
- 缺乏症:
- a. 坏血病 (维生素C缺乏)
- b.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 c. 夜盲症 (维生素A缺乏)
- d. 脚气病 (维生素B1缺乏)
- e. 糙皮病 (维生素B3缺乏)
-
-
B. 矿物质 (构成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
- 常量元素: (人体需要量较大)
- a. 钙 (骨骼、牙齿、神经功能)
- i. 食物来源:奶类、豆制品、绿叶蔬菜
- b. 磷 (骨骼、牙齿、能量代谢)
- i. 食物来源:肉类、奶类、豆类
- c. 钾 (细胞内液渗透压、神经功能)
- i. 食物来源:水果、蔬菜 (香蕉、菠菜)
- d. 钠 (细胞外液渗透压、神经功能)
- i. 食物来源:食盐
- e. 氯 (胃酸成分、体液平衡)
- i. 食物来源:食盐
- f. 镁 (酶活性、神经肌肉功能)
- i. 食物来源:绿叶蔬菜、坚果
- g. 硫 (氨基酸组成)
-
- 微量元素: (人体需要量较小)
- a. 铁 (血红蛋白组成、氧气运输)
- i. 食物来源: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
- b. 锌 (酶活性、免疫功能)
- i. 食物来源:海鲜、肉类、坚果
- c. 碘 (甲状腺激素合成)
- i. 食物来源:海带、紫菜、碘盐
- d. 铜 (铁代谢、酶活性)
- i. 食物来源:海鲜、坚果
- e. 锰 (酶活性)
- f. 氟 (牙齿健康)
- g. 硒 (抗氧化)
- h. 铬 (葡萄糖代谢)
- i. 钼 (酶活性)
-
- 缺乏症:
- a. 贫血 (铁缺乏)
- b. 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
- c. 骨质疏松 (钙缺乏)
-
III. 其他重要成分**
-
A. 水 (生命之源,参与各种生理过程)
-
- 功能:
- a.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 b. 调节体温
- c. 参与化学反应
- d. 润滑关节
- e. 构成组织
-
- 来源:
- a. 饮用水
- b. 食物 (水果、蔬菜)
-
-
B. 膳食纤维 (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血糖和血脂)
-
- 分类:
- a. 可溶性纤维 (果胶、树胶)
- b. 不溶性纤维 (纤维素、半纤维素)
-
- 功能:
- a. 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 b. 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 c. 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
-
- 来源:
- a. 蔬菜
- b. 水果
- c. 谷物 (全谷物)
- d. 豆类
-
总结:
- 均衡饮食是获取各种营养物质的关键。
- 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人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
- 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合理膳食,维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