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思维导图》
I. 热力学基础概念
A. 系统与环境
-
系统 (System)
- 定义: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物体或区域。
- 分类:
- 孤立系统 (Isolated System): 不与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
- 封闭系统 (Closed System): 与环境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
- 开放系统 (Open System): 与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
-
环境 (Surroundings): 系统之外的一切。
-
边界 (Boundary):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界面。
B. 热力学性质
-
状态 (State): 系统物理性质的宏观描述。
- 状态函数:只与系统的初始和终末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如:压力P,体积V,温度T,内能U,焓H,熵S,吉布斯自由能G)。
-
过程 (Process): 系统状态的变化。
- 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 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可以沿原路返回,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
- 不可逆过程 (Irreversible Process): 不能沿原路返回,会导致熵增的过程 (所有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 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 (Q = 0)。
- 等温过程 (Isothermal Process): 系统温度保持不变 (T = 常数)。
- 等压过程 (Isobaric Process): 系统压力保持不变 (P = 常数)。
- 等容过程 (Isochoric Process): 系统体积保持不变 (V = 常数)。
- 循环过程 (Cyclic Process): 系统经过一系列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
-
能量 (Energy): 系统做功的能力。
- 内能 (Internal Energy, U): 系统内部所有能量的总和 (分子动能、势能等)。
- 状态函数
- Δ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量 (Heat, Q): 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 非状态函数
- Q > 0: 系统吸收热量
- Q < 0: 系统放出热量
- 功 (Work, W): 除热量以外的其他能量传递方式。
- 非状态函数
- W > 0: 环境对系统做功
-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 内能 (Internal Energy, U): 系统内部所有能量的总和 (分子动能、势能等)。
-
温度 (Temperature, T): 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 热力学温标 (开尔文, K): 绝对零度为 0 K。
- 摄氏度 (°C): 0 °C = 273.15 K。
-
压力 (Pressure, P):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
体积 (Volume, V): 系统所占的空间大小。
C. 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彼此处于热平衡。
-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加上环境对系统做的功。
- 数学表达式:ΔU = Q + W
-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增加,或保持不变;在一个非孤立系统中,熵的变化可以减少,但必须以环境熵的增加为代价。
-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熵 (Entropy, S): 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
- 状态函数
- ΔS ≥ 0 (孤立系统)
- ΔS = Qrev/T (可逆过程)
-
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为零。
II. 热力学函数
A. 焓 (Enthalpy, H)
- 定义:H = U + PV
- 状态函数
- ΔH = Qp (恒压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B. 吉布斯自由能 (Gibbs Free Energy, G)
- 定义:G = H - TS = U + PV - TS
- 状态函数
- ΔG = ΔH - TΔS (恒温恒压下,判断反应自发性的依据)
- ΔG < 0: 自发反应
- ΔG > 0: 非自发反应
- ΔG = 0: 平衡状态
C. 亥姆霍兹自由能 (Helmholtz Free Energy, A)
- 定义:A = U - TS
- 状态函数
III. 热力学应用
A. 热机 (Heat Engine)
- 定义: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 效率 (Efficiency, η): 输出的功与吸收的热量的比值。
- η = W/QH = (QH - QC)/QH = 1 - (QC/QH)
- 卡诺循环 (Carnot Cycle): 理论上效率最高的循环。
- ηCarnot = 1 - (TC/TH)
B. 制冷机 (Refrigerator)
- 定义: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装置。
- 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与所做的功的比值。
- COP = QC/W = QC/(QH - QC)
C. 相变 (Phase Transition)
- 定义:物质从一种相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 种类:
- 熔化 (Melting): 固态 -> 液态
- 凝固 (Freezing): 液态 -> 固态
- 汽化 (Vaporization): 液态 -> 气态
- 液化 (Liquefaction): 气态 -> 液态
- 升华 (Sublimation): 固态 -> 气态
- 凝华 (Deposition): 气态 -> 固态
- 克拉佩龙方程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描述相变过程中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 dP/dT = ΔH/(TΔV)
D. 化学热力学
- 反应热 (Heat of Reaction):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焓变 (ΔH)
- 盖斯定律 (Hess's Law): 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初始和终末状态有关,与反应的路径无关。
-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平衡常数 (Equilibrium Constant, K):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状态时的浓度比值。
- ΔG° = -RTlnK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 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 研究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 能斯特方程 (Nernst Equation): 描述电极电势与离子浓度的关系。
IV. 统计热力学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A. 微观状态与宏观状态
B. 配分函数 (Partition Function)
C. 玻尔兹曼分布 (Boltzmann Distribution)
V. 重要方程总结
- 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 Q + W
- 焓的定义: H = U + PV
- 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 G = H - TS
- 亥姆霍兹自由能的定义: A = U - TS
- 克拉佩龙方程: dP/dT = ΔH/(TΔV)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 ΔG° = -RTl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