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2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一、数与代数

(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

  • 1. 数的组成:
    • 概念: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 计数单位: 一、十、百、千、万
    • 数位顺序表: 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万位
    • 读法: 从高位读起,千位读几千,百位读几百...
    • 写法: 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
  • 2. 数的读写:
    • 读数:
      • 末尾有0不读,中间有1个或连续多个0,只读一个“零”。
      • 例如: 3005 读作:三千零五
    • 写数:
      • 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例如:七千零三十 写作:7030
  • 3.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 位数相同: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 符号: >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4. 近似数:
    • 概念: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数。
    • 方法: 四舍五入法 (根据需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决定是舍还是入)。
    • 应用: 估算。
  • 5.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 方法: 把整百、整千数看作几个百、几个千进行计算。
    • 例如: 3000 + 2000 = 3个千 + 2个千 = 5个千 = 5000
    • 口算技巧: 灵活运用凑整的思想。

(二) 表内除法

  • 1. 除法的含义:
    • 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 包含分: 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 除法算式: a ÷ b = c (读作:a除以b等于c)
      • a (被除数)
      • b (除数,除数不能为0)
      • c (商)
  • 2. 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 方法: 想乘法算式,找最接近被除数的乘法口诀。
    • 例如: 24 ÷ 6 = ? 想:六(四)二十四,所以商是4。
  • 3. 解决问题:
    • 平均分: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
    • 包含分: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 注意: 审题,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 单位名称: 商的单位名称与问题一致。
  • 4. 混合运算的顺序:
    •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 5. 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思路: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例如: 一箱苹果有8个,买了3箱,吃了10个,还剩多少个? 先算 8 × 3 = 24 (个),再算 24 - 10 = 14 (个)。

二、图形与几何

(一) 图形的运动(一)

  • 1. 轴对称图形:
    • 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判断方法: 对折看是否完全重合。
    •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角、汉字(如:日、月、人、大)
  • 2. 平移:
    • 概念: 物体沿直线移动,方向不变,大小不变。
    • 特点: 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 方法: 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3. 旋转:
    • 概念: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 分类: 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 特点: 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 方法: 确定旋转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二) 角的初步认识 (扩展知识)

  • 1. 角的组成:
    •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
    • 边: 角有两条直直的边。
  • 2. 角的大小:
    • 张口: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
    • 边的长短: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3. 直角、锐角、钝角:
    • 直角: 像课本封面上的角,用符号“∟”表示。
    • 锐角: 比直角小的角。
    • 钝角: 比直角大的角,但小于平角。

三、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一) 数据收集整理

  • 1. 统计:
    • 调查: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 记录: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
    • 整理: 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 2. 统计图:
    • 简单统计表: 记录数据。
    • 条形统计图: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 3. 分析数据:
    • 最多: 指数量最大的。
    • 最少: 指数量最小的。
    • 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克和千克

  • 1. 质量单位:
    • 克(g): 较轻物品的质量,如:一颗花生、一粒糖。
    • 千克(kg): 较重物品的质量,如:一袋大米、一本书。
  • 2. 单位换算:
    • 1 千克 = 1000 克 (1kg = 1000g)
  • 3. 估测:
    • 估测: 估计物体的质量。
    • 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利用已经知道质量的物品进行比较。
  • 4. 简单计算:
    • 单位统一: 计算时要统一单位。
    • 注意: 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确定运算方法。

五、数学广角 - 推理

  • 1. 简单推理:
    • 方法:
      • 排除法: 根据已知条件排除不可能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 假设法: 先假设一种情况成立,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验证,如果符合条件,则假设成立;如果不符合条件,则假设不成立,再进行其他假设。
    • 注意: 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 2. 逻辑思维:
    • 培养: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 例如: 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谁是谁、谁做什么。

六、期末复习

  • 1. 知识点回顾:
    • 系统梳理: 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 重点复习: 重点复习易错点、难点。
  • 2. 题型练习:
    • 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各种题型,巩固所学知识。
    • 查漏补缺: 通过练习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
  • 3. 模拟考试:
    • 熟悉题型: 熟悉考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 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 4. 良好习惯:
    • 认真审题: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 规范书写: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 检查验算: 认真检查验算,确保答案正确。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教育学思维导图详细版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