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I. 绪论:史前时期与早期文明

A. 史前时期

1. 旧石器时代

a. 时间: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
b. 特征:
i. 打制石器
ii. 群居生活
iii. 获取食物方式:采集、狩猎
iv. 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2. 新石器时代

a. 时间:距今约1万年-4000年
b. 特征:
i. 磨制石器
ii. 原始农业(种植、饲养)
iii. 定居生活
iv. 早期聚落(村落)
c. 代表:
i. 仰韶文化(彩陶、粟)
ii. 河姆渡文化(水稻、干栏式建筑)
iii. 大汶口文化

B.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 文明产生的标志

a. 城市的出现
b. 文字的产生
c. 礼仪的形成
d. 金属工具的使用

2. 古代文明的特点

a. 地域性:受地理环境影响显著
b. 多样性:各具特色,独立发展
c. 原始性:受到自然环境限制

3. 主要的古代文明

a. 古埃及文明
i. 地理位置:尼罗河流域
ii. 特点:

####### (1) 法老专制统治 ####### (2) 金字塔 ####### (3) 象形文字 ####### (4) 太阳历

b. 古巴比伦文明
i.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
ii. 特点:

####### (1) 《汉谟拉比法典》 ####### (2) 楔形文字 ####### (3) 六十进制

c. 古印度文明
i. 地理位置: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ii. 特点:

####### (1) 种姓制度 ####### (2) 佛教 ####### (3) 阿拉伯数字

d. 古希腊文明
i. 地理位置:爱琴海区域
ii. 特点:

####### (1) 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 ####### (2)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3) 科学(阿基米德) ####### (4) 文学(荷马史诗)

II.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A.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

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 商朝

a. 神权色彩浓厚
b. 嫡长子继承制萌芽

3. 西周

a. 分封制
i.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ii. 内容:

####### (1) 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 (2) 诸侯对周王承担义务(朝贡、服从命令)

iii. 作用:

####### (1)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 ####### (2) 扩大了统治范围

iv. 局限性:

####### (1) 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 (2) 为日后春秋战国的动乱埋下隐患

b. 宗法制
i.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ii. 特点:

####### (1)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 (2) 突出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iii. 作用:

####### (1)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 (2)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B.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 秦朝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i. 皇帝制度

####### (1)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2) 皇位世袭

ii. 三公九卿制

####### (1)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2) 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iii. 郡县制

####### (1) 地方行政制度 ####### (2) 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命

b. 影响:
i.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ii.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iii. 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iv. 专制统治,激化社会矛盾

2. 汉朝

a. 汉初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i. 弊端: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b.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i. 颁布“推恩令”
ii. 设立中朝
iii. 任用酷吏

C.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 三省六部制

a. 内容:
i. 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
ii.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
iii.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iv.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b. 作用:
i. 分工明确,相互制约
ii. 提高了行政效率
iii. 加强了中央集权

2. 科举制度

a. 发展历程:
i. 隋朝:创立科举制
ii. 唐朝:完善科举制
b. 作用:
i.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ii. 扩大了统治基础
iii.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iv. 有利于社会公平

D.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元朝

a. 行省制度
i.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ii.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 明朝

a. 废除丞相制度
i.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设立内阁制度
i. 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决策权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i. 加强了对官僚的监视

3. 清朝

a. 设立军机处
i. 作用:

####### (1) 提高了行政效率 ####### (2)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大兴文字狱
i. 钳制思想,压制人才

III. 古代中国的经济

A. 农业

1. 农业发展

a.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 农业工具:石器、青铜农具到铁制农具
c. 灌溉技术:都江堰
d. 作物种类:粟、麦、稻

2. 小农经济

a. 特征:
i. 以家庭为单位
ii. 男耕女织
iii. 自给自足
b. 影响:
i. 积极: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ii. 消极: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手工业

1. 官营手工业

a. 为皇室和官府服务
b. 技术水平高,产品精美

2. 民营手工业

a. 为市场提供商品
b. 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大

3. 手工业的进步

a. 青铜冶铸
b. 丝织技术
c. 陶瓷烧制
d. 造船技术

C. 商业

1. 商业的发展

a. 商品交换:以物易物到货币交换
b. 商业城镇:集市、草市到大城市
c. 商人地位:社会地位较低

2. 重农抑商政策

a. 目的:维护统治,巩固政权
b. 影响:
i. 积极:保障了农业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ii. 消极: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IV.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A. 诸子百家

1. 孔子

a. 儒家学派创始人
b. 思想:
i. 仁:核心思想
ii. 礼:维护社会秩序
iii. 中庸之道
iv. 为政以德
c. 影响:
i.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 孟子

a. 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 思想:
i. 性本善
ii. 仁政
iii. 民贵君轻

3. 荀子

a. 儒家思想的发展
b. 思想:
i. 性本恶
ii. 礼法并用

4. 老子

a. 道家学派创始人
b. 思想:
i. 道:宇宙本源
ii. 无为而治
iii. 辩证思想

5. 韩非子

a.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b. 思想:
i. 法治
ii. 君主专制

B. 汉代儒学

1. 董仲舒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

2.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a. 影响:
i.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ii.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 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

a. 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朱熹
b. 思想:
i. 理:宇宙本源
ii. 存天理,灭人欲

2. 陆王心学

a. 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b. 思想:
i. 心即理
ii. 知行合一

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 黄宗羲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2. 顾炎武

a. 主张经世致用

3. 王夫之

a. 唯物主义思想

E.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 天文历法

a. 《夏小正》、《授时历》

2. 数学

a. 《九章算术》

3. 医学

a.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b. 李时珍《本草纲目》

4. 农学

a. 《齐民要术》

5. 地理学

a. 《水经注》

6. 四大发明

a.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b.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F.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1. 诗歌

a.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2. 史学

a. 《史记》、《资治通鉴》

3. 小说

a.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4. 书画

a. 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 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5. 戏剧

a. 元杂剧、京剧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生物选修一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