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维导图

《宋思维导图》

一、宋朝总览

1.1 时代背景

  • 1.1.1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逐渐统一南方割据政权。
  • 1.1.2 政治制度变革: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藩镇势力。
  • 1.1.3 社会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迅速。
  • 1.1.4 文化繁荣: 理学兴起,科技进步,文学艺术达到高峰。

1.2 两个时期

  • 1.2.1 北宋 (960-1127):
    • 都城: 东京(今河南开封)。
    • 统治特点: 重文轻武,经济繁荣,但军事实力较弱。
    • 灭亡原因: 金朝入侵,靖康之耻。
  • 1.2.2 南宋 (1127-1279):
    • 都城: 临安(今浙江杭州)。
    • 统治特点: 偏安一隅,依靠长江天险抵抗金朝和蒙古。
    • 灭亡原因: 蒙古灭金后,继续南下,最终灭宋。

二、政治

2.1 中央集权

  • 2.1.1 削弱相权:
    • 分权制衡: 将宰相的权力分散给多个部门,互相牵制。
    • 设立枢密使: 负责军事,与宰相分权。
    • 设立三司使: 负责财政,进一步削弱相权。
  • 2.1.2 加强皇权:
    • 设立中书门下: 负责草拟诏令,直接对皇帝负责。
    • 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实行更戍法,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 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设立转运使,负责监督地方财政和官员。
  • 2.1.3 文官政治:
    • 科举制度的完善: 增加科举考试的难度和范围,扩大录取人数。
    • 重用文人: 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
    • 压制武将: 对武将进行限制和防范。

2.2 党争

  • 2.2.1 原因: 政治理念和利益冲突。
  • 2.2.2 代表人物:
    • 王安石: 变法派代表。
    • 司马光: 保守派代表。
  • 2.2.3 影响: 激化了社会矛盾,削弱了国家实力。

2.3 外交

  • 2.3.1 与辽、金的关系:
    • 北宋: 澶渊之盟,通过纳贡换取和平。
    • 南宋: 与金议和,维持偏安局面。
  • 2.3.2 软弱的外交政策: 助长了周边民族的势力,最终导致宋朝灭亡。

三、经济

3.1 农业

  • 3.1.1 农业技术的进步:
    • 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 提高了粮食产量。
    • 耕作技术的改进: 使用犁、耙等先进农具,提高了耕作效率。
    • 水利工程的建设: 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
  • 3.1.2 土地制度的变化:
    • 土地兼并严重: 大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
    • 租佃关系的普遍: 农民向地主缴纳租金,维持生计。

3.2 手工业

  • 3.2.1 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 纺织业: 丝绸生产精美,质量上乘。
    • 制瓷业: 五大名窑,瓷器制作工艺精湛。
    • 印刷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传播。
  • 3.2.2 商品化程度提高: 手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经济繁荣。

3.3 商业

  • 3.3.1 商业的繁荣:
    • 城市商业的发展: 东京、临安等城市商业繁荣,店铺林立。
    • 海外贸易的兴盛: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
  • 3.3.2 货币的使用:
    • 交子的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方便了商业交易。
    • 铜钱的流通: 铜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四、文化

4.1 理学

  • 4.1.1 兴起: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程朱理学。
  • 4.1.2 内容:
    • “理”是宇宙的本源。
    • “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
  • 4.1.3 影响:
    • 对后世影响深远: 成为明清时期官方哲学。
    • 禁锢思想: 强调纲常伦理,压制个人自由。

4.2 文学

  • 4.2.1 诗词:
    •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 4.2.2 散文:
    • 唐宋八大家: 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等。

4.3 艺术

  • 4.3.1 绘画: 山水画达到高峰,代表人物有张择端、李公麟等。
  • 4.3.2 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4.4 科技

  • 4.4.1 火药: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4.4.2 指南针: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海外贸易。
  • 4.4.3 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传播。

五、总结

5.1 成就

  • 经济繁荣: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兴盛。
  • 文化昌盛: 理学兴起,文学艺术达到高峰,科技进步。

5.2 局限

  • 重文轻武: 导致军事实力薄弱,难以抵御外敌入侵。
  • 土地兼并: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生活困苦。
  • 党争严重: 削弱了国家实力。

5.3 历史地位

  • 承前启后: 继承了唐朝的文化遗产,为元明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 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 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思维导图英雄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