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运动思维导图

坐标系的选择与参照物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1.1 位置 (Position) (x, y, z)
定义: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与路程的区别:路程是标量,表示实际轨迹长度
1.2 位移 (Displacement) (Δx, Δy, Δz)
定义:位移除以时间间隔 (Δx/Δt)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1.3.1 平均速度 (Average Velocity) (v̄)
定义: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的速度 (lim Δt→0 Δx/Δt)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1.3.2 瞬时速度 (Instantaneous Velocity) (v)
速率 (Speed):速度的大小,标量
1.3 速度 (Velocity) (v)
定义: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 (Δv/Δt)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1.4.1 平均加速度 (Average Acceleration) (ā)
定义: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的加速度 (lim Δt→0 Δv/Δt)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1.4.2 瞬时加速度 (Instantaneous Acceleration) (a)
正负号的物理意义: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相反则减速
1.4 加速度 (Acceleration) (a)
1. 基本概念
速度公式:v = v₀ + at
位移公式:x = v₀t + (1/2)at²
速度-位移关系式:v² - v₀² = 2ax
2.1 基本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v̄ = (v₀ + v)/2
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v(t/2) = v̄
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常数:Δx = aT² (T为时间间隔)
2.2 推论公式
v-t 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x-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
2.3 图像分析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 9.8 m/s²)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v = gt, h = (1/2)gt²
2.4 自由落体运动 (Free Fall)
初速度向上,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升过程:减速上升
下降过程:自由落体
对称性:上升和下降时间相等,相同高度速度大小相等
2.5 竖直上抛运动 (Vertical Projectile Motion)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Uniformly Accelerated Linear Motion)
平行四边形法则
矢量的合成:速度、位移、加速度等
3.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 (t = √(2h/g))
水平位移:x = v₀t = v₀√(2h/g)
落地速度:v = √(v₀² + (gt)²)
速度方向:tanθ = gt/v₀
3.2.1 平抛运动 (Horizontal Projectile Motion)
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最高点:竖直速度为零
射程:取决于初速度大小和抛射角度
射高:取决于初速度大小和抛射角度
最佳射角:45°时射程最大 (忽略空气阻力)
3.2.2 斜抛运动 (Oblique Projectile Motion)
3.2 抛体运动 (Projectile Motion)
线速度 (v):物体沿圆弧运动的速度,单位 m/s
角速度 (ω):物体转动的角速度,单位 rad/s (弧度/秒)
周期 (T):物体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 s
频率 (f):单位时间内物体转动的圈数,单位 Hz (赫兹)
转速 (n):单位时间内物体转动的转数,单位 r/min (转/分钟)
3.3.1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v = rω
ω = 2π/T = 2πf
v = 2πr/T = 2πrf
3.3.2 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定义: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公式:a_c = v²/r = rω² = vω
3.3.3 向心加速度 (Centripetal Acceleration) (a_c)
定义:提供向心加速度的力
公式:F_c = ma_c = mv²/r = mrω² = mvω
3.3.4 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 (F_c)
3.3 圆周运动 (Circular Motion)
3. 曲线运动 (Curvilinear Motion)
一、 运动学 (Kinematics)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1 牛顿第一定律 (Law of Inertia)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 = ma
1.2 牛顿第二定律 (Law of Acceleration)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性质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3 牛顿第三定律 (Law of Action and Reaction)
1. 牛顿运动定律 (Newton's Laws of Motion)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公式:G = mg (g ≈ 9.8 m/s²)
方向:竖直向下
2.1 重力 (Gravity) (G)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胡克定律:F = kx (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2.2 弹力 (Elastic Force) (F)
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
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外部条件决定 (0 ≤ f_s ≤ f_s,max)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3.1 静摩擦力 (Static Friction) (f_s)
发生在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
公式:f_k = μN (μ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3.2 滑动摩擦力 (Kinetic Friction) (f_k)
2.3 摩擦力 (Friction) (f)
2. 常见的力
平行四边形法则 (矢量法则)
合力 (Resultant Force):多个力的等效力
3.1 力的合成
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正交分解法
3.2 力的分解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Composition and Resolution of Forces)
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公式:p = mv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4.1 动量 (Momentum) (p)
定义: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
公式:I = Ft
矢量性:具有大小和方向
4.2 冲量 (Impulse) (I)
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公式:Ft = Δp = mv₂ - mv₁
4.3 动量定理 (Impulse-Momentum Theorem)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公式: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
4.4 动量守恒定律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公式:E_k = (1/2)mv²
4.5.1 动能 (Kinetic Energy) (E_k)
重力势能:E_p = mgh
弹性势能:E_p = (1/2)kx²
4.5.2 势能 (Potential Energy) (E_p)
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公式:E_k₁ + E_p₁ = E_k₂ + E_p₂
4.5.3 机械能 (Mechanical Energy) (E)
4.5 能量 (Energy) (E)
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
公式:W = Fxcosθ (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4.6 功 (Work) (W)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 = W/t = Fvcosθ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4.7 功率 (Power) (P)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公式:W = ΔE_k = (1/2)mv₂² - (1/2)mv₁²
4.8 功能关系 (Work-Energy Theorem)
4. 动量与能量 (Momentum and Energy) (选修)
二、 动力学 (Dynamics)
《物理运动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数学数列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