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思维导图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思维导图: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中心主题: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一、营养物质概述
- 定义: 食物中含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
- 分类:
- 宏量营养素: 需求量大,提供能量,构建身体。
- 糖类(碳水化合物):
- 来源: 谷类、薯类、水果等。
- 组成元素: C、H、O
- 功能: 主要能量来源,构成细胞。
- 重要类型: 葡萄糖、淀粉、纤维素。
- 消化: 在口腔和肠道内分解为葡萄糖。
- 脂类(脂肪):
- 来源: 动物脂肪、植物油。
- 组成元素: C、H、O (含氧量较低)
- 功能: 储存能量,构成细胞膜,维持体温。
- 分类: 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
- 消化: 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蛋白质:
- 来源: 肉、蛋、奶、豆类等。
- 组成元素: C、H、O、N (通常含有S)
- 功能: 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
- 基本单位: 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 消化: 在胃和肠道内分解为氨基酸。
- 微量营养素: 需求量小,但不可或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 维生素:
- 来源: 新鲜蔬菜、水果等。
- 种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C)。
- 功能: 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维持健康。
- 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 无机盐(矿物质):
- 来源: 食物和饮水。
- 种类: 钙、铁、锌、碘等。
- 功能: 构成身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 缺乏症: 缺钙(骨质疏松),缺铁(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
- 其他:
- 水:
- 来源: 饮水、食物。
- 功能: 构成细胞,运输物质,调节体温,参与代谢过程。
- 膳食纤维:
- 来源: 蔬菜、水果、粗粮。
- 功能: 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
二、平衡膳食
- 定义: 营养全面、比例适当的膳食。
- 原则:
- 食物多样化: 摄入各种食物,以保证营养全面。
- 谷类为主: 提供主要的能量来源。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 常吃豆类或其制品及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提供优质蛋白质。
- 适量食用奶类及其制品: 提供钙质。
- 清淡少盐少油: 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 三餐合理: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 平衡膳食宝塔:
- 第一层: 谷类 (摄入最多)
- 第二层: 蔬菜、水果
- 第三层: 鱼、禽、肉、蛋
- 第四层: 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 第五层: 油脂类 (摄入最少)
三、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消化系统:
- 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 消化过程:
- 物理性消化: 牙齿的咀嚼、胃肠的蠕动。
- 化学性消化: 消化酶的作用,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 口腔: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 胃: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 小肠: 肠腺和胰腺分泌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 吸收:
- 定义: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主要场所: 小肠 (小肠内壁有大量的绒毛,增加吸收面积)
- 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水。
四、营养与健康
- 营养不良:
- 原因: 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比例失调。
- 后果: 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
- 常见类型: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水肿),维生素缺乏症(夜盲症、坏血病、佝偻病),缺铁性贫血。
- 营养过剩:
- 原因: 摄入的营养物质过多,超过身体的需要。
- 后果: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 健康饮食习惯:
- 定时定量: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 细嚼慢咽: 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 不挑食、不偏食: 保证营养均衡。
-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物中毒。
- 适量运动: 消耗多余的能量,维持健康体重。
五、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
- 婴幼儿: 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促进生长发育。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
- 青少年: 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铁和锌,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钙、铁、叶酸和碘,保证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 老年人: 需要适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六、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问题:
- 食品污染: 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
- 食品添加剂滥用: 过量使用防腐剂、色素等。
- 假冒伪劣食品: 劣质食品、过期食品。
- 食品安全措施:
- 加强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提高消费者意识: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选择安全食品。
- 生产企业自律: 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保证食品质量。
- 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