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导图七年级全部

《历史思维导图七年级全部》

一、史前时期: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 主题: 人类起源与早期社会
  • 子主题:
    • 人类的起源:
      • 古人类的演化:
        • 南方古猿
        • 能人
        • 直立人(北京人、元谋人)
        • 智人(晚期智人)
      • 体质特征的变化:
        • 直立行走
        • 脑容量增大
        • 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
      • 意义:人类摆脱动物状态,走向文明。
    • 早期社会生活:
      • 旧石器时代:
        • 工具特点:打制石器,粗糙简陋。
        •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采集渔猎。
        • 代表文化:北京人(用火、简单工具)、山顶洞人(磨制石器、钻孔技术、原始审美)。
      • 新石器时代:
        • 工具特点:磨制石器,更加精细。
        • 生活方式:定居生活,农业、畜牧业出现。
        • 代表文化:半坡遗址(粟、彩陶)、河姆渡遗址(水稻、干栏式建筑)。
    • 氏族社会:
      • 形成:新石器时代晚期。
      • 特点: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 后期变化: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氏族制度瓦解。
  • 关键概念: 人类进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氏族社会、北京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

二、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 主题: 早期国家与社会制度
  • 子主题:
    • 夏朝:
      • 建立:禹,约公元前2070年。
      • 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制度: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灭亡:桀暴政,被商汤所灭。
    • 商朝:
      • 建立:汤灭夏。
      • 都城:多次迁都,最终定都殷。
      • 政治:
        • 神权色彩浓厚。
        • 设立官职管理国家。
        • 残酷刑罚。
      • 文化:
        • 青铜器:司母戊鼎,造型雄伟。
        •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
      • 灭亡:纣暴政,牧野之战被周武王所灭。
    • 西周:
      • 建立:武王灭商。
      • 制度:
        • 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诸侯,巩固统治。
        • 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 经济:井田制。
      • 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
    • 东周: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春秋五霸。
        • 改革:管仲改革、李悝变法。
        • 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农业发展。
      • 战国时期:
        •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 商鞅变法:
          • 内容:奖励耕战,废井田,建立县制。
          • 影响:秦国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
        •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国统一趋势加强。
      • 思想文化: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 韩非: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依法治国。
  • 关键概念: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分封制、井田制、青铜器、甲骨文、春秋五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墨子、韩非。

三、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 子主题:
    • 秦朝:
      • 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 统治:
        • 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 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灭亡:秦始皇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 西汉:
      • 建立:刘邦建立。
      • 巩固:
        •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 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盐铁官营。
          •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
      • 灭亡:王莽篡权。
    • 东汉:
      • 建立:刘秀(光武帝)建立。
      • 统治:光武中兴。
      • 科技:蔡伦改进造纸术。
      • 灭亡:黄巾起义。
    • 对外关系:
      •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 张骞出使西域。
      • 班超经营西域。
    • 文化:
      •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数学:《九章算术》。
  • 关键概念: 秦始皇、中央集权、郡县制、焚书坑儒、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丝绸之路、张骞、司马迁、蔡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文化发展

  • 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子主题:
    • 三国鼎立:
      • 形成:曹魏、蜀汉、东吴。
      •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 统一: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
    •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灭亡:
      • 八王之乱:西晋内乱。
      • 五胡内迁: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 永嘉之乱:西晋灭亡。
    • 东晋与南朝:
      • 东晋建立:司马睿建立东晋。
      • 南朝更迭:宋、齐、梁、陈。
      • 特点:偏安江南,经济发展。
    • 十六国与北朝:
      • 十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北魏统一北方。
      • 孝文帝改革:
        • 迁都洛阳。
        • 改穿汉服,说汉话。
        • 改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 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 科技文化:
      • 佛教的传播。
      • 道教的发展。
      • 玄学。
      • 顾恺之:《女史箴图》。
      • 贾思勰:《齐民要术》。
  • 关键概念: 三国鼎立、赤壁之战、西晋、八王之乱、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孝文帝改革、佛教、道教、顾恺之、贾思勰。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的主要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请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奇异的鹅毛笔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