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数学 厘米和米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数学 厘米和米》

中心主题: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

一、 厘米 (cm)

  • 定义:
    • 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单位。
    • 生活中常见的较短物体的长度,如铅笔、橡皮、课本宽度。
  • 测量方法:
    • 工具: 刻度尺 (直尺)。
    • 步骤:
      1. 将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2. 观察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刻度尺上的哪个数字。
      3. 这个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单位是厘米。
    • 注意事项:
      • 刻度尺要放正,与被测物体平行。
      • 读数时眼睛要与刻度线垂直,避免视差。
      • 测量起点必须对准“0”刻度线。如果不能对准“0”刻度线,则要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
  • 估测:
    • 培养估测能力,先估测长度,再实际测量,检验估测结果。
    • 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一个手指宽度大约1厘米)。
  • 练习:
    • 测量课本、铅笔、橡皮、文具盒的长度。
    •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例如: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 易错点:
    • 忘记写单位“厘米”。
    • 测量起点没有对准“0”刻度。
    • 读数时视线不垂直。
    • 错误估计物体长度。

二、 米 (m)

  • 定义:
    • 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单位。
    • 生活中常见的较长物体的长度,如身高、教室长度、操场长度。
  • 测量方法:
    • 工具: 卷尺、米尺。
    • 步骤:
      1. 将卷尺/米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2. 观察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卷尺/米尺上的哪个数字。
      3. 这个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
    • 注意事项:
      • 卷尺/米尺要拉直,与被测物体平行。
      • 读数时眼睛要与刻度线垂直,避免视差。
      • 测量较长距离时,可以使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将每次测量的结果相加。
  • 估测:
    • 培养估测能力,先估测长度,再实际测量,检验估测结果。
    • 利用自身身高作为参照物 (例如:身高约1米多)。
  • 练习:
    • 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 测量操场的长度和宽度。
    • 测量身高。
  • 易错点:
    • 忘记写单位“米”。
    • 测量较长距离时,忘记将多次测量的结果相加。
    • 错误估计物体长度。

三、 厘米和米的关系

  • 换算关系:
    • 1米 = 100厘米
    • 1m = 100cm
  • 单位换算方法:
    • 米换算成厘米:乘以100。 (例如:3米 = 3 × 100 = 300 厘米)
    • 厘米换算成米:除以100。 (例如:200厘米 = 200 ÷ 100 = 2米)
  • 解决问题:
    • 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需要将单位统一后再进行比较。
    • 解决涉及长度单位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绳子的总长度、比较身高等等。
  • 练习:
    • 单位换算练习:5米 = ( ) 厘米,400厘米 = ( ) 米。
    • 解决实际问题:一根绳子长2米,用去8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 易错点:
    • 忘记乘以或除以100。
    • 单位换算后忘记写单位。
    • 计算错误。

四、 线段

  • 定义:
    • 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
    •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 特征:
    • 直的。
    • 有两个端点。
    • 可以测量长度。
  • 画线段:
    • 确定线段的长度。
    • 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 在线段的两端点标上端点。
    • 标注线段的长度。
  • 测量线段:
    • 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 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要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
  • 练习:
    • 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
    • 测量课本上某条线段的长度。
    • 判断图形中哪些是线段。
  • 易错点:
    • 画的不是直线。
    • 没有标出端点。
    • 测量线段长度时,起点没有对准“0”刻度。

五、 综合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
    • 测量教室的周长,需要用到厘米和米的单位换算。
    •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例如:一棵树高3米,一栋楼房高20米,楼房比树高多少米?
    • 设计方案:用一根长10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 培养空间观念:
    • 通过测量和估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了解不同物体的长度,建立长度的概念。
  • 易错点:
    • 没有理解题意,导致计算错误。
    • 忘记写单位。
    • 计算错误。

总结: 本单元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掌握了它们的定义、测量方法、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单位换算、测量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孟姜女哭倒长城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