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初一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初一》

一、总览:

  • 书名: 《朝花夕拾》
  • 作者: 鲁迅
  • 体裁: 散文集 (回忆性散文为主)
  • 主题: 回忆童年生活、批判封建礼教、怀念师友、反思社会现实
  • 风格: 讽刺、幽默、反思、批判
  • 主要作品: 《小引》、《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琐记》、《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二、主要作品内容及分析:

1. 《小引》

  • 内容概要: 介绍《朝花夕拾》的写作缘起、书名含义以及写作目的。
  • 核心思想:
    • 书名含义:早上的花,傍晚拾起来,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 写作目的:并非为了美化过去,而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同时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对童年生活乐趣的追忆。
  • 写作特点: 语言朴实自然,却充满深意。

2. 《范爱农》

  • 内容概要: 回忆与范爱农的交往,展现了范爱农的正直、善良和悲惨遭遇。
  • 核心思想:
    • 揭示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黑暗和官僚的腐败。
    • 表达了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怀念。
    • 通过范爱农的悲剧,反思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社会责任。
  • 人物形象: 范爱农 - 正直、善良、耿直,但最终郁郁而终,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 写作特点: 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

3. 《阿长与<山海经>》

  • 内容概要: 回忆儿时保姆阿长,以及对《山海经》的渴望。
  • 核心思想:
    • 阿长:虽然粗俗、迷信,但心地善良,对“我”很好。
    • 揭示了底层人民的朴实和纯真。
    • 表达了对《山海经》的渴望和对童年梦想的追求。
  • 人物形象: 阿长 - 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复杂情感。
  • 写作特点: 细节描写生动,语言幽默风趣。

4. 《藤野先生》

  • 内容概要: 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扬藤野先生的严谨、认真和正直。
  • 核心思想:
    • 赞扬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 批判当时日本学生的傲慢和歧视。
    •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以及对理想师长的追求。
  • 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 -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者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老师。
  • 写作特点: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感情真挚。

5. 《琐记》

  • 内容概要: 记录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琐事,批判了封建迷信和庸俗的社会风气。
  • 核心思想:
    • 揭示了封建迷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 批判了庸俗的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
    • 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旧社会的批判。
  • 写作特点: 叙事流畅,语言简洁明快。

6. 《无常》

  • 内容概要: 描写对“无常”形象的儿时印象,揭示了民间信仰的荒诞性。
  • 核心思想:
    • 批判了封建迷信的愚昧和荒诞。
    • 揭示了“无常”形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 写作特点: 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笔法。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内容概要: 回忆童年生活,展现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
  • 核心思想:
    • 百草园:自由、快乐、充满乐趣,是童年美好的象征。
    • 三味书屋:枯燥、乏味、充满束缚,代表了封建教育的压抑。
    • 表达了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以及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 写作特点: 对百草园的描写充满生机和活力, contrast 与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

8. 《狗·猫·鼠》

  • 内容概要: 通过描写猫的残忍和对老鼠的同情,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批判。
  • 核心思想:
    • 批判了猫的残忍和虚伪。
    • 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批判。
    • 影射了社会上的强权和压迫。
  • 写作特点: 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9. 《二十四孝图》

  • 内容概要: 批判了《二十四孝图》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封建孝道的弊端。
  • 核心思想:
    • 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 呼吁尊重人性和自由。
  • 写作特点: 运用了讽刺和批判的笔法。

10. 《五猖会》

  • 内容概要: 描写了儿童时期对五猖会的渴望,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的痛苦经历,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压抑。
  • 核心思想:
    • 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压抑和摧残。
    • 表达了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 揭示了封建家长制的专制和蛮横。
  • 写作特点: 对儿童心理的描写细腻生动。

三、主题思想:

  • 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通过对百草园、阿长等的回忆,展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通过对《二十四孝图》、三味书屋等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 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通过对范爱农的描写,揭示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黑暗和官僚的腐败。
  • 对美好人性的赞扬: 通过对藤野先生的描写,赞扬了严谨认真和高尚的品德。

四、写作特点:

  • 讽刺幽默: 运用讽刺和幽默的笔法,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 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例如,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对比。
  • 细节描写: 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
  • 语言朴实自然: 语言朴实自然,却充满深意,富有感染力。
  • 回忆性散文: 以回忆为主要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

五、价值意义:

  • 文学价值: 《朝花夕拾》是鲁迅散文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思想价值: 《朝花夕拾》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 教育意义: 《朝花夕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反思社会,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神农尝百草的思维导图图片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