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大全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大全》

一、地球与地图

1.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1.1.1 地球的形状

  • 近似球体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
    • 各种人造卫星拍摄照片证明
    • 万有引力作用
  •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1.1.2 地球的大小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半径:约6371千米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1.3 地球的运动

  • 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24小时 (一个太阳日)
    • 产生的影响:
      • 昼夜更替
      • 地方时差异
      • 地转偏向力
  • 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轨道:椭圆
    • 周期:365.24天 (一个恒星年)
    • 产生的影响:
      • 四季变化
      • 昼夜长短变化

1.2 地图

1.2.1 地图的组成要素

  • 比例尺
    • 概念: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 表示方法:
      • 数字式 (如 1:100000)
      • 文字式 (如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10千米)
      • 线段式
    • 大小判断:
      •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
    • 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无指向标: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图例和注记
    • 图例: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 注记:对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等进行说明的文字

1.2.2 地图的种类

  • 按内容分
    •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各种地理要素
    • 专题地图:专门反映某一或几种地理要素 (如:人口分布图、气候分布图)
  • 按比例尺分
    • 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万
    •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1:10万和1:100万之间
    •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

1.2.3 经纬网

  • 经线
    • 形状:半圆
    • 指示方向:南北
    • 长度:相等
    • 起始:0°经线 (本初子午线)
    • 重要经线:0°经线、180°经线
  • 纬线
    • 形状:圆
    • 指示方向:东西
    • 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起始:0°纬线 (赤道)
    • 重要纬线:0°纬线、南北回归线 (23.5°N/S)、南北极圈 (66.5°N/S)

1.3 地球的五带

  • 划分依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 分布情况:
    •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 南北温带: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 南北寒带:南北极圈至南北极之间

二、陆地和海洋

2.1 陆地

2.1.1 地球表面的地形

  • 地形类型:
    • 山地: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 高原:海拔高,地势平坦
    • 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
    • 平原:海拔较低,地势平坦
    •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
    •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
    •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增大,表示山峰;数值由外向内减小,表示盆地或洼地。

2.1.2 大洲和大洋

  •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1.3 板块构造学说

  • 板块: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 板块运动: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或张裂
  • 影响:
    • 形成山脉、海沟、火山、地震等
    • 影响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2.2 海洋

2.2.1 海洋的盐度

  • 影响因素:
    • 降水量:降水多,盐度低
    • 蒸发量:蒸发量大,盐度高
    • 河流注入:河水注入多,盐度低
    • 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多,盐度低
  • 高盐度海区:热带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低盐度海区:河口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冰川融化区

2.2.2 海洋的运动

  • 洋流
    • 形成原因:风力、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
    • 类型:
      • 按性质分:暖流、寒流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 影响:
      • 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影响航运
      • 影响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
  • 潮汐
    • 成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三、天气与气候

3.1 天气

3.1.1 天气要素

  • 气温
  • 降水
  • 湿度
  • 能见度

3.1.2 常见天气符号

  • 多云
  • 雷电

3.2 气候

3.2.1 气候的类型

  •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苔原气候
  • 冰原气候
  • 高原山地气候

3.2.2 影响气候的因素

  • 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的高低
  • 海陆位置:影响降水的多少
  • 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 洋流: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 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3 气候变化与环境

  • 全球变暖
    • 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 影响: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生态系统破坏
  • 环境保护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植树造林
    • 节约能源
    • 循环利用资源

四、居民与聚落

4.1 人口

4.1.1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世界人口分布:
    • 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 稀疏区:沙漠、高山、寒冷地区、原始森林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历史文化

4.1.2 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困难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4.2 聚落

4.2.1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聚落类型:乡村、城市
  •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气候、资源
    •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历史文化

4.2.2 城市的分布与功能

  • 城市分布:
    • 沿海地区
    • 河流沿岸
    • 交通枢纽
    • 资源丰富地区
  • 城市功能:
    • 政治中心
    • 经济中心
    • 文化中心
    • 交通中心
    • 旅游中心

五、资源与环境

5.1 自然资源

5.1.1 土地资源

  • 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地
  • 合理利用:
    • 保护耕地
    • 退耕还林还草
    • 防止土地荒漠化

5.1.2 水资源

  • 分布不均:时空分布差异大
  • 合理利用:
    • 节约用水
    • 防止水污染
    • 跨流域调水

5.1.3 矿产资源

  • 类型: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
  • 合理利用:
    • 节约资源
    • 综合利用
    • 防止矿产资源浪费

5.2 环境问题

5.2.1 环境污染

  • 大气污染
  • 水污染
  • 固体废弃物污染
  • 噪声污染

5.2.2 生态破坏

  • 森林破坏
  • 草地退化
  • 土地荒漠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

5.2.3 环境保护

  •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环境保护措施:
    • 减少污染排放
    • 保护生态环境
    • 加强环境管理
    • 提高环保意识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思维导图图片大全简单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