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思维导图》
一、 概述
- 1.1 地理位置
- 东亚,太平洋西岸
- 海陆兼备,连接亚欧大陆
- 幅员辽阔,横跨多个时区
- 1.2 行政区划
- 23个省
- 5个自治区
- 4个直辖市
- 2个特别行政区
- 1.3 自然特征
- 地形复杂多样
- 气候类型丰富
- 河流湖泊众多
- 资源分布不均
二、 地形地貌
- 2.1 主要地形类型
- 山地
- 占比最高,约三分之二
-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等
- 高原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最高,"世界屋脊"
-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 盆地
- 四川盆地
- 塔里木盆地
- 准噶尔盆地
- 平原
-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山地
- 2.2 地形分布特征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地形多样性显著
- 2.3 地貌成因
- 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断裂、褶皱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三、 气候
- 3.1 气候类型
- 季风气候
- 东部主要气候类型
- 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降水
- 冬季风:来自内陆,带来寒冷干燥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西北内陆地区
- 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少
- 高原山地气候
- 青藏高原
- 气温低,辐射强,日较差大
- 热带季风气候
- 海南岛、台湾南部
- 高温多雨
- 季风气候
- 3.2 影响因素
- 纬度位置
- 太阳辐射强度
- 海陆位置
- 海洋性、大陆性
- 地形
- 阻挡水汽,形成降水
- 影响气温垂直变化
- 季风环流
- 控制降水季节分配
- 纬度位置
- 3.3 气候特征
- 降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 气温南北差异显著
- 季风气候显著
四、 水文
- 4.1 主要河流
- 长江
- 流程最长,水量最大
- 航运价值高
- 黄河
- 输沙量大,"地上河"
- 中华文明摇篮
- 珠江
- 流域人口稠密
- 黑龙江
- 北方重要河流
- 雅鲁藏布江
- 水能资源丰富
- 长江
- 4.2 主要湖泊
- 淡水湖
- 鄱阳湖
- 洞庭湖
- 太湖
- 洪泽湖
- 咸水湖
- 青海湖
- 淡水湖
- 4.3 水资源分布
-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五、 自然资源
- 5.1 土地资源
- 耕地资源紧张
- 草地面积广阔
- 森林覆盖率仍需提高
- 5.2 矿产资源
- 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 分布不均
- 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 5.3 生物资源
- 生物多样性丰富
- 森林资源、草原资源
- 5.4 能源资源
- 煤炭资源丰富
- 水能资源潜力大
- 石油、天然气分布不均
六、 自然灾害
- 6.1 常见灾害类型
- 洪涝灾害
- 干旱灾害
- 台风
- 地震
- 滑坡、泥石流
- 沙尘暴
- 6.2 分布区域
- 洪涝: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 干旱:华北、西北
- 台风:东南沿海
- 地震:西南地区、华北地区
- 6.3 防灾减灾措施
- 水利工程建设
- 植树造林
- 监测预警系统
- 应急救援体系
七、 环境保护
- 7.1 主要环境问题
- 水污染
- 大气污染
- 土地荒漠化
- 水土流失
- 生态破坏
- 7.2 保护措施
- 节能减排
- 发展循环经济
- 加强生态建设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八、 区域地理 (举例几个典型区域)
- 8.1 东北地区
-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资源:煤炭、石油、森林
- 工业:重工业基地
- 农业:商品粮基地
- 8.2 长江三角洲地区
- 地形:以平原为主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资源:水资源丰富
- 经济:经济发达,对外开放
- 8.3 青藏高原地区
- 地形:高原山地
-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 资源:矿产、水能
- 生态:生态脆弱
这份思维导图试图涵盖中国自然地理的主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区域,帮助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特征和问题。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细化各个分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