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的思维导图
《血液循环的思维导图》
一、 血液循环概述
1.1 定义
1.2 功能
- 运输功能: 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
- 调节功能: 调节体温、酸碱平衡、渗透压等。
- 防御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抵抗病原体。
1.3 组成部分
- 心脏: 动力泵,提供循环动力。
- 血管: 血液流动的管道系统。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血液: 流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液体组织。
- 血浆:液体部分,含有水、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激素、废物等。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 体循环
2.1 循环途径
- 起点: 左心室
- 过程:
- 左心室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 各级静脉 → 上、下腔静脉 → 右心房
2.2 功能
2.3 特点
三、 肺循环
3.1 循环途径
- 起点: 右心室
- 过程: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 左心房
3.2 功能
- 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去,吸收氧气。
3.3 特点
四、 心脏结构与功能
4.1 结构
- 四个腔:
- 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静脉的动脉血。
- 左心室:将动脉血泵入主动脉。
- 右心房:接收来自上、下腔静脉的静脉血。
- 右心室:将静脉血泵入肺动脉。
-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 二尖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
- 三尖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
- 半月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
- 主动脉瓣(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
- 肺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
- 心肌: 构成心脏壁的主要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
4.2 功能
- 收缩: 将血液泵入动脉。
- 舒张: 允许血液流入心房。
- 心跳节律: 由窦房结控制,产生有规律的电信号,刺激心肌收缩。
五、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5.1 动脉
- 结构: 壁厚,弹性大,内膜光滑。
-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能承受较高的血压。
5.2 静脉
- 结构: 壁薄,弹性小,内膜有静脉瓣。
- 功能: 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5.3 毛细血管
- 结构: 壁极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
- 功能: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六、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6.1 血浆
- 组成: 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0.9%)、营养物质、激素、废物等。
- 功能: 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6.2 血细胞
- 红细胞:
- 数量最多,呈双凹圆饼状,无细胞核。
- 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 数量较少,有细胞核。
- 具有防御功能,能吞噬病原体和清除坏死细胞。
- 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
- 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
七、 血液循环的调节
7.1 神经调节
- 交感神经:加速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血压升高。
- 副交感神经: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使血压降低。
7.2 体液调节
- 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和血压。
- 血管紧张素: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 心房钠尿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7.3 自主调节
八、 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
8.1 年龄
8.2 体位
8.3 运动
8.4 情绪
8.5 疾病
九、 血液循环相关疾病
9.1 高血压
9.2 动脉粥样硬化
9.3 冠心病
9.4 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