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思维导图

《血液的思维导图》

一、血液概述

1.1 定义

  • 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液体。
    •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1.2 功能

  • 运输:
    • 氧气 (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 二氧化碳
    • 营养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 代谢废物 (尿素、肌酐等)
    • 激素
      • 调节:
    • 体温 (通过血液流动散热或保温)
    • pH 值 (通过缓冲系统维持酸碱平衡)
    • 水分含量 (维持渗透压平衡)
      • 防御:
    • 免疫细胞 (白细胞) 吞噬病原体、产生抗体
    • 凝血功能 (防止失血过多)
      • 支持:
    •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3 组成

  • 血浆
    • 血细胞

二、血浆

2.1 定义

  • 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后的液体部分。
    • 呈淡黄色。

2.2 成分

  • 水: 约占 90-92%,是血浆的主要成分。
    • 血浆蛋白: 约占 7-8%,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 白蛋白:维持渗透压,运输物质。
      • 球蛋白:参与免疫反应(抗体)。
      • 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过程。
    • 无机盐: 约占 0.9%,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 钠离子 (Na+)
      • 钾离子 (K+)
      • 钙离子 (Ca2+)
      • 氯离子 (Cl-)
      •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 有机物:
      •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等。
      • 代谢废物:尿素、肌酐、尿酸等。
      • 激素
      • 维生素
      • 脂类

2.3 功能

  • 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
    • 调节体内水分和渗透压。
    • 缓冲酸碱度,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
    • 参与凝血过程。

三、血细胞

3.1 类型

  • 红细胞 (RBC)
    • 白细胞 (WBC)
    • 血小板 (PLT)

3.2 红细胞 (RBC)

* **形态:** 双凹圆饼状,无细胞核。
* **数量:** 男性 (4.0-5.5) × 10^12/L;女性 (3.5-5.0) × 10^12/L
* **主要成分:** 血红蛋白 (Hb)。
    * 血红素:含铁部分,结合氧气。
    * 珠蛋白:蛋白质部分。
* **功能:**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 **生成:** 主要在骨髓中生成,需要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 **破坏:** 在脾脏、肝脏等器官中破坏。

3.3 白细胞 (WBC)

* **类型:**
    * 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数量最多,具有吞噬功能,参与炎症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 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 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 无粒细胞:
        * 淋巴细胞:
            * T 淋巴细胞: 参与细胞免疫。
            * B 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 单核细胞: 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可分化为巨噬细胞。
* **功能:** 防御疾病,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4 血小板 (PLT)

* **形态:** 小而无核的细胞碎片。
* **数量:** (100-300) × 10^9/L
* **功能:**
    * 参与止血:形成血栓。
    * 释放凝血因子,促进凝血。

四、血液的生理特性

4.1 血液量

* 成人约占体重的 7-8%,约为 4-6 升。

4.2 血液的pH值

* 正常范围:7.35-7.45,呈弱碱性。

4.3 血液的渗透压

*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 主要由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

4.4 血液的粘度

* 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浓度有关。
* 影响血液流动速度。

五、血液相关疾病

5.1 贫血

* 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 类型: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5.2 白血病

* 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
* 类型: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

5.3 血友病

* 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5.4 血栓形成

* 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5.5 高脂血症

* 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名著思维导图图片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