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平面图形思维导图
《小学平面图形思维导图》
一、 基本概念
1.1 点
- 定义: 没有大小,只有位置。
- 表示: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1.2 线
- 1.2.1 直线
- 定义: 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
- 特点: 没有端点,不可测量长度。
- 表示: 直线AB 或 直线BA,或用一个小写字母,如直线 l。
- 1.2.2 射线
- 定义: 从一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的线。
- 特点: 只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长度。
- 表示: 射线OA (端点O在前,延伸方向A在后)。
- 1.2.3 线段
- 定义: 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
- 特点: 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 表示: 线段AB 或 线段BA。
1.3 角
- 定义: 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 组成: 顶点、边(两条射线)。
- 分类:
- 锐角: 小于90度的角。
- 直角: 等于90度的角。
- 钝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 平角: 等于180度的角,相当于一条直线。
- 周角: 等于360度的角,相当于绕一周。
- 度量: 用量角器测量,单位是“度”(°)。
二、 常见平面图形
2.1 三角形
- 定义: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 组成: 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
- 分类:
- 按角分:
-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 特殊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45°、45°、90°)。
-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 按边分:
- 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不相等。
-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
- 特性:
-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面积: 底 × 高 ÷ 2 (S = ah/2)
2.2 四边形
- 2.2.1 平行四边形
-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 特性: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 面积: 底 × 高 (S = ah)
- 2.2.2 长方形(矩形)
- 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 特性: 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面积: 长 × 宽 (S = ab)
- 周长: (长 + 宽) × 2 (C = 2(a+b))
- 2.2.3 正方形
- 定义: 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特性: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面积: 边长 × 边长 (S = a²)
- 周长: 边长 × 4 (C = 4a)
- 2.2.4 梯形
- 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 组成: 上底,下底,腰,高。
- 分类:
-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
- 直角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 面积: (上底 + 下底) × 高 ÷ 2 (S = (a+b)h/2)
2.3 圆
- 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 组成: 圆心,半径,直径。
- 关系: d = 2r
- 周长: π × 直径 = 2 × π × 半径 (C = πd = 2πr)
- 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 (S = πr²)
- π (圆周率):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 3.14。
三、 平面图形的变换
3.1 平移
- 定义: 图形沿直线方向移动。
- 特点: 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3.2 旋转
- 定义: 图形绕着一个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 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
- 特点: 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
3.3 轴对称图形
- 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 对称轴: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常见轴对称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等腰梯形等。
四、 组合图形
- 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 面积计算方法:
- 分割法: 将组合图形分割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
- 添补法: 给组合图形添补上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使之成为一个较大的简单图形,用大图形的面积减去添补图形的面积。
五、 周长与面积的比较
- 周长: 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 面积: 平面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 注意: 周长和面积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周长单位是长度单位(如米、厘米),面积单位是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