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思维导图》
一、 鲁达人物总览
1.1 人物概述
- 别名: 鲁智深(出家后),花和尚
- 绰号: 镇关西(原名鲁达时)
- 身份转变: 提辖 -> 出家人 -> 梁山好汉
- 性格特点: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豪爽仗义,嫉恶如仇,勇猛过人
- 主要事迹: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护送林冲
1.2 人物关系
-
直接相关:
- 金翠莲父女: 因救助金翠莲父女而结下梁子,最终导致拳打镇关西。
- 李忠: 卖膏药的,鲁达与其有交情,后一同救助金翠莲父女。
- 史进: 在渭州相遇,相识后一同喝酒,结为朋友。
- 赵员外: 资助鲁达逃亡。
- 老种经略相公: 赏识鲁达武艺,提拔他为提辖。
- 智真长老: 五台山文殊院主持,为鲁达剃度。
- 林冲: 护送林冲,结下深厚友谊。
- 杨志: 在二龙山相遇,不打不相识,后一同上梁山。
-
间接相关 (梁山好汉):
- 宋江: 梁山首领,对鲁智深十分敬重。
- 其他梁山好汉: 鲁智深是梁山的重要将领,与其他好汉都有交集。
二、 鲁达主要事件详解
2.1 拳打镇关西
- 起因: 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压,鲁达仗义相助。
- 经过:
- 在酒楼听到金翠莲父女的遭遇,义愤填膺。
- 寻到镇关西,以“切肉”为名,戏弄镇关西。
- 三拳打死镇关西。
- 结果: 鲁达犯下人命案,被迫逃亡。
- 影响:
- 展现了鲁达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性格。
- 为鲁达日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 使其走上与官府对抗的道路。
2.2 大闹五台山
- 原因: 为躲避官府追捕,在赵员外的帮助下,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
- 过程:
- 不守佛门清规,嗜酒好肉。
- 醉酒闹事,打坏寺院物件,甚至打伤僧人。
- 被智真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
- 结果: 鲁达离开五台山。
- 影响:
- 体现了鲁达不受约束,自由豪放的性格。
- 为他日后落草为寇埋下伏笔。
2.3 火烧瓦罐寺
- 背景: 瓦罐寺的僧人假借佛法敛财,欺压百姓。
- 过程:
- 鲁达发现瓦罐寺僧人的恶行,心中不忿。
- 与崔道成、丘小乙发生冲突。
- 火烧瓦罐寺,杀死崔道成和丘小乙,解救百姓。
- 结果: 鲁达继续逃亡。
- 影响:
- 再次展现了鲁达的侠义精神。
- 加深了他与官府的对立。
2.4 倒拔垂杨柳
- 地点: 菜园
- 过程:
- 众泼皮无赖想给鲁智深下马威,故意挑衅。
- 鲁智深展现神力,倒拔垂杨柳,震慑众人。
- 结果: 鲁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站稳脚跟。
- 影响:
- 展现了鲁智深的勇猛过人。
- 为他日后在东京立足奠定了基础。
2.5 护送林冲
- 原因: 林冲被陷害,发配沧州,董超、薛霸受命在途中加害林冲。
- 过程:
- 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
- 在野猪林救下林冲,震慑董超、薛霸。
- 一路护送林冲到安全地带。
- 结果: 林冲顺利到达沧州,鲁智深功成身退。
- 影响:
- 展现了鲁智深的仗义疏财,言而有信。
- 加深了鲁智深和林冲的友谊。
- 进一步展现了鲁智深对黑暗官场的憎恨。
2.6 二龙山落草
- 原因: 鲁智深继续逃亡,辗转来到二龙山。
- 过程:
- 与杨志相遇,不打不相识。
- 与杨志、邓龙等人一同占据二龙山。
- 结果: 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 影响:
- 为他日后加入梁山奠定了基础。
2.7 梁山聚义
- 原因: 宋江等人攻打二龙山,鲁智深等人归顺梁山。
- 结果: 鲁智深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 影响:
- 成为梁山的重要战力。
- 参与梁山的一系列战斗。
三、 鲁达人物评价
3.1 优点
- 侠肝义胆: 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嫉恶如仇: 对恶势力毫不妥协,敢于反抗。
- 勇猛过人: 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 豪爽仗义: 为朋友两肋插刀,慷慨解囊。
- 粗中有细: 虽然外表粗犷,但内心细腻,懂得为人处世。
3.2 缺点
- 性格粗鲁: 有时会冲动行事,不顾后果。
- 不守规矩: 不受约束,难以适应规则。
3.3 总体评价
鲁达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物,他代表了水浒英雄的一种典型形象:嫉恶如仇,侠肝义胆,敢于反抗。 他的行为虽然有时会显得鲁莽,但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正义和公平。 他是水浒英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四、 鲁达的结局
- 征方腊后,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圆寂。 听潮信后,顿悟成佛。体现了他最终的解脱和精神境界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