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思维导图》

一、开辟新航路

1. 背景

  • 经济根源:
    •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黄金需求增加。
    • 《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 社会原因:
    • 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渴望开拓新的市场。
    •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贸易要道,传统商路受阻。
  • 政治原因:
    • 西欧各国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积极对外扩张。
    • 传播基督教,扩大天主教影响。
  • 思想原因:
    •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 技术条件:
    • 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多桅帆船的制造)。
    • 地理知识的积累(地圆学说流行)。

2. 过程

  • 迪亚士: 1487年,葡萄牙,到达好望角。
  • 哥伦布: 1492年,西班牙,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
  • 达·伽马: 1497-1498年,葡萄牙,到达印度。
  • 麦哲伦: 1519-1522年,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 影响

  • 对欧洲:
    • 引发“商业革命”: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股份公司、交易所出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引发“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物价上涨,加速封建制度衰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 对世界: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打破了各地区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 欧洲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扩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和力量对比,欧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 早期殖民扩张

  • 葡萄牙:
    • 主要方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巴西)。
    • 主要方式:建立商站,控制重要商路,进行掠夺性贸易。
  • 西班牙:
    • 主要方向:美洲。
    • 主要方式:建立殖民地,掠夺金银,发展种植园经济,屠杀当地居民。

2. 英国的殖民扩张

  • 条件:
    •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经济:工场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军事:强大的海军。
  • 过程:
    • 建立殖民据点,进行贸易。
    • 参与殖民战争,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夺取殖民地。
    • 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 结果: 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3. 殖民扩张的影响

  • 对殖民国家:
    •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 拓展了海外市场。
  • 对殖民地:
    •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贫困和落后。
    • 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
  • 对世界:
    • 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 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欧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 世界市场的拓展

  • 表现:
    • 商品种类增多,交易额扩大。
    • 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欧洲。
    •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
    • 殖民地成为欧洲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 主要贸易形式:
    • 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 亚洲香料贸易
    • 美洲种植园经济

三、影响

  • 经济方面:
    •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原始积累。
    •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 政治方面:
    • 欧洲国家逐渐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 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 引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 文化方面:
    • 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 促进了地理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 对世界格局: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全球联系日益紧密。
    • 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四、总结

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是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它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崛起,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殖民扩张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海底两万里主要情节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