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捷思维导图:细胞代谢
中心主题:细胞代谢
一、基本概念
- 定义:
- 细胞内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总称
- 包括合成代谢(Anabolism)和分解代谢(Catabolism)
- 目的:
- 获取能量 (ATP)
- 合成细胞组分 (如蛋白质, 脂类, 核酸)
- 消除代谢废物
- 特点:
- 高度有序:酶催化反应的精确调控
- 能量转换: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
- 相互联系:多个代谢途径相互交叉和影响
- 影响因素:
- 酶活性
- 底物浓度
- 产物浓度
- 温度
- pH
- 调控分子(激素等)
- 基因表达
二、主要代谢途径
-
A. 碳水化合物代谢
- 1. 糖酵解 (Glycolysis):
- 过程: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 场所: 细胞质
- 产物: ATP, NADH, 丙酮酸
- 调控: 酶的变构调节 (如磷酸果糖激酶-1, PFK-1)
- 命运: 有氧条件下转化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无氧条件下发酵为乳酸或乙醇
- 2. 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
- 过程: 由非糖前体 (如乳酸, 丙酮酸, 甘油) 合成葡萄糖
- 场所: 主要在肝脏和肾脏
- 意义: 维持血糖水平
- 调控: 激素调节 (如胰高血糖素)
- 3. 糖原合成 (Glycogenesis):
- 过程: 葡萄糖合成糖原
- 场所: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
- 意义: 储存葡萄糖
- 调控: 胰岛素促进
- 4. 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 过程: 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 场所: 主要在肝脏和肌肉
- 意义: 释放葡萄糖
- 调控: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促进
- 5. 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 过程: 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糖-5-磷酸和NADPH
- 场所: 细胞质
- 意义: 提供核糖-5-磷酸用于核苷酸合成,提供NADPH用于还原性合成
- 6. 三羧酸循环 (TCA cycle) / 柠檬酸循环 (Citric Acid Cycle) / 克雷布斯循环 (Krebs Cycle):
- 过程: 乙酰CoA氧化为CO2,释放能量
- 场所: 线粒体基质
- 产物: NADH, FADH2, ATP/GTP, CO2
- 调控: 酶的变构调节 (如异柠檬酸脱氢酶)
- 1. 糖酵解 (Glycolysis):
-
B. 脂类代谢
- 1. 脂肪酸合成 (Fatty Acid Synthesis):
- 过程: 乙酰CoA合成脂肪酸
- 场所: 细胞质
- 原料: 乙酰CoA, NADPH
- 调控: 胰岛素促进
- 2. 脂肪酸氧化 (β-氧化):
- 过程: 脂肪酸分解为乙酰CoA
- 场所: 线粒体基质
- 产物: 乙酰CoA, NADH, FADH2
- 调控: 肉碱穿梭系统
- 3. 甘油三酯合成 (Triacylglycerol Synthesis):
- 过程: 甘油和脂肪酸酯化生成甘油三酯
- 场所: 内质网
- 意义: 储存脂肪酸
- 4. 甘油三酯分解 (Lipolysis):
- 过程: 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场所: 细胞质
- 调控: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SL) 活性受激素调控
- 5. 酮体生成 (Ketogenesis):
- 过程: 乙酰CoA转化为酮体 (乙酰乙酸, β-羟丁酸, 丙酮)
- 场所: 肝脏线粒体
- 意义: 在饥饿或糖尿病时,作为大脑和心脏的能量来源
- 6. 胆固醇代谢:
- 合成: 由乙酰CoA合成
- 运输: 通过脂蛋白 (LDL, HDL) 运输
- 功能: 细胞膜组分, 激素前体
- 1. 脂肪酸合成 (Fatty Acid Synthesis):
-
C. 蛋白质代谢
- 1. 氨基酸合成 (Amino Acid Synthesis):
- 分类: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来源: α-酮酸的氨基化
- 2. 氨基酸分解 (Amino Acid Degradation):
- 过程: 脱氨基, 转氨基
- 产物: α-酮酸, 氨
- 去路: α-酮酸进入代谢途径, 氨转化为尿素
- 3. 尿素循环 (Urea Cycle):
- 过程: 将氨转化为尿素
- 场所: 肝脏线粒体和胞质
- 意义: 消除体内氨的毒性
- 4. 蛋白质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 过程: mRNA的翻译
- 场所: 核糖体
- 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
- 1. 氨基酸合成 (Amino Acid Synthesis):
-
D. 核酸代谢
- 1. 嘌呤合成 (Purine Synthesis):
- 从头合成: 由小分子前体合成嘌呤核苷酸
- 补救途径: 回收利用已存在的嘌呤碱基
- 2. 嘌呤分解 (Purine Degradation):
- 过程: 嘌呤核苷酸分解为尿酸
- 产物: 尿酸
- 疾病: 痛风 (尿酸结晶沉积)
- 3. 嘧啶合成 (Pyrimidine Synthesis):
- 从头合成: 由小分子前体合成嘧啶核苷酸
- 补救途径: 回收利用已存在的嘧啶碱基
- 4. 嘧啶分解 (Pyrimidine Degradation):
- 过程: 嘧啶核苷酸分解为β-丙氨酸或β-氨基异丁酸
- 产物: 可溶性代谢物
- 1. 嘌呤合成 (Purine Synthesis):
三、能量代谢
- ATP (三磷酸腺苷):
- 定义: 细胞的“能量货币”
- 结构: 腺嘌呤, 核糖, 三个磷酸基团
- 功能: 提供能量用于细胞的各项活动 (如肌肉收缩, 主动运输, 合成反应)
-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 过程: NADH和FADH2传递电子,驱动H+泵入线粒体内膜间隙,形成质子梯度
- 场所: 线粒体内膜
- 组成: 复合物I, II, III, IV
- 末端电子受体: 氧气 (O2)
- 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 过程: 利用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
- 场所: 线粒体内膜
- ATP合成酶: 复合物V
- 偶联: 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偶联在一起
- 解偶联剂:
- 定义: 破坏质子梯度,使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解偶联
- 例子: 解偶联蛋白 (UCP)
- 结果: 产热
四、代谢调控
- 酶的调节:
- 变构调节: 通过配体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和活性
- 共价修饰: 通过磷酸化, 乙酰化等修饰酶的活性
- 酶的量: 通过基因表达调控酶的合成量
- 激素调节:
- 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摄取, 糖原合成, 脂肪酸合成, 蛋白质合成
-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 糖异生, 脂肪酸分解
- 肾上腺素: 促进糖原分解, 脂肪酸分解
- 皮质醇: 促进糖异生, 蛋白质分解
- 细胞信号通路:
- AMPK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 感应细胞能量状态,调节代谢途径
- mTOR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影响代谢
- 遗传调控:
- 转录因子: 调控代谢酶基因的表达
- microRNA: 调控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
五、代谢紊乱与疾病
-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 类型: I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II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型)
- 病理: 血糖升高, 糖代谢紊乱
- 并发症: 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肾脏病变
- 肥胖 (Obesity):
- 病理: 脂肪组织过度积累
- 风险: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癌症
-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 定义: 一组代谢紊乱的集合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 腹型肥胖)
- 风险: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 遗传代谢病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 定义: 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特定代谢途径功能障碍
- 例子: 苯丙酮尿症 (PKU), 半乳糖血症
- 癌症 (Cancer):
- 瓦博格效应 (Warburg effect): 癌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倾向于进行糖酵解
- 代谢重编程: 癌细胞改变代谢途径以满足快速生长和增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