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思维导图

《高考历史思维导图》

一、 历史时期的划分与主线

1. 古代史 (约公元前2070年 - 1840年)

1.1 先秦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 - 公元前221年)

  • 核心主线: 从早期国家形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重点内容:
    • 夏商周: 奴隶制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分封制,宗法制,青铜文明。
    • 春秋战国: 社会变革,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 经济发展: 铁犁牛耕,水利工程。
    • 文化特点: 文字的演变,礼乐制度的衰落。

1.2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 - 公元220年)

  • 核心主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重点内容:
    • 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
    • 西汉: 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内外政策 (独尊儒术,推恩令,抗击匈奴)。
    • 东汉: 光武中兴,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黄巾起义。
    • 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农业、手工业的进步。
    • 文化特点: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史学的兴起 (司马迁《史记》),科技进步 (造纸术)。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年 - 589年)

  • 核心主线: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重点内容:
    • 三国两晋: 曹魏,蜀汉,东吴,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
    • 南北朝: 政权更迭频繁,北魏孝文帝改革。
    • 民族融合: 鲜卑族等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
    • 文化特点: 玄学兴起,佛教、道教传播,书法、绘画艺术发展。

1.4 隋唐时期 (公元581年 - 907年)

  • 核心主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鼎盛
  • 重点内容:
    • 隋朝: 科举制的创立,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完善,对外开放的政策,安史之乱。
    •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陆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 文化特点: 文化繁荣,诗歌的黄金时代 (李白、杜甫),佛教兴盛,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1.5 宋元时期 (公元960年 - 1368年)

  • 核心主线: 国家政权并立与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 重点内容:
    • 两宋: 重文轻武的政策,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
    • 辽、西夏、金: 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的并立。
    • 元朝: 统一全国,行省制度的确立,民族分化政策。
    • 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海外贸易发达。
    • 文化特点: 理学兴起,科技进步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市民文化的发展。

1.6 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 - 1840年)

  • 核心主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衰落
  • 重点内容:
    • 明朝: 君主专制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郑和下西洋,倭患。
    • 清朝 (鸦片战争前):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军机处),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
    •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 文化特点: 反封建思想的萌发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创作繁荣 (《红楼梦》)。

2. 近代史 (1840年 - 1949年)

2.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840年 - 1919年)

  • 核心主线: 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民族危机加深。
  • 重点内容:
    •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 地主阶级改革: 洋务运动。
    • 资产阶级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思想解放: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 - 1949年)

  • 核心主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民族独立与解放。
  • 重点内容:
    •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中共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 土地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 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新中国的成立。

3. 现代史 (1949年至今)

3.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年 - 1978年)

  • 核心主线: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 重点内容:
    • 新中国成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
    • 探索阶段: 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文化大革命: 十年动乱。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 核心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 重点内容:
    •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四大。
    • 政治建设: 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文化建设: 科教兴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外交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 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1. 掌握历史概念

  • 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注意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2. 构建知识体系

  •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历史事件。
  • 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3. 运用历史思维

  •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辩证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 历史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异同,认识历史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4. 关注热点问题

  • 联系现实,分析历史的借鉴意义。
  • 培养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有效记忆方法

  • 时间轴记忆法
  • 联想记忆法
  • 图表记忆法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将相和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