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思维导图初中

正电荷:与玻璃棒摩擦后的丝绸带的电荷性质相同
负电荷:与橡胶棒摩擦后的毛皮带的电荷性质相同
概念: 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带电的基本粒子,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e = 1.6×10⁻¹⁹ C (电子/质子所带电荷)
电荷量(q): 表示电荷多少的物理量,单位:库仑 (C)。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摩擦起电:不同物体相互摩擦,电子转移的现象。
感应起电: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带电现象:
验电器: 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1.1 电荷
形成条件:有电压 (电源) 和 闭合的电路。
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源外部: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负极。
电源内部:负极指向正极(非金属导体)。
电流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定义式:I = Q/t (Q: 电荷量,t: 时间)
常用单位:1A = 1000mA, 1mA = 1000μA
电流强度(I): 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单位:安培 (A)。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使用规则:
电流的测量: 用电流表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断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危险)
电路:
1.2 电流
1. 电荷与电流
概念: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电路两端电势差的表现。
常用单位:1kV = 1000V, 1V = 1000mV
电压单位: 伏特 (V)。
并联在电路中 (或用电器两端)
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使用规则:
电压的测量: 用电压表
作用:维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
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电源: 提供电压的装置。
2.1 电压
概念: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常用单位:1kΩ = 1000Ω, 1MΩ = 1000kΩ
电阻单位: 欧姆 (Ω)。
材料:不同的材料,电阻一般不同。
长度: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横截面积:在材料、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温度:一般情况下,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保护电路。
接线规则: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 能够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
2.2 电阻
2. 电压与电阻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U/R (U: 电压,R: 电阻)
公式变形: U = IR, R = U/I
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异常
灯泡不亮等
分析电路故障:
应用:
3. 欧姆定律
概念: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1kW = 1000W
单位: 瓦特 (W)。
P = W/t (普遍适用)
P = UI (普遍适用)
P = I²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P = U²/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公式:
额定电压 (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 (U实):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
实际功率 (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结论:P实/P额 = (U实/U额)²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单位:千瓦时 (kW·h),也叫“度”。
220V:额定电压
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0A
50Hz:交流电频率
3000r/kW·h: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3000圈
参数:如“220V 10(20)A 50Hz 3000r/kW·h”的含义
电能表: 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4. 电功率
概念: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 = I²Rt
应用: 电热器、电炉子、电饭煲等。
防止电流热效应带来的危害: 安装保险丝、使用散热器等。
5.1 电流的热效应
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的能传递磁力的空间。
磁感线: 描述磁场方向和强弱的假想曲线。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证明了电能生磁。
优点:磁性可以控制,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电磁铁: 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组成:电磁铁、衔铁、触点(动触点、静触点)。
作用: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
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
5.2 电磁现象
5. 电与热
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构造: 定子、转子、线圈、磁铁等。
工作过程: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影响电机转动方向的因素: 电流方向、磁场方向。
6.1 电动机
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构造: 定子、转子、线圈、磁铁等。
工作过程: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影响发电机的电流方向的因素: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磁场方向。
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6.2 发电机
6. 电动机和发电机
组成: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导线、用电器、插座、开关等。
零线和火线:220V
用电器并联连接。
开关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且接在火线上。
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
连接:
断路:某处断开。
短路:零线和火线直接相连。 (危险)
电路故障:
7.1 家庭电路
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要用湿手接触开关、插座。
不要用湿布擦拭带电的家用电器。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不要超负荷用电。
安全用电常识:
迅速切断电源。
用干燥的木棍等绝缘体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离。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触电急救:
7.2 安全用电
7.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电磁思维导图初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二年级上册美术思维导图 期末总结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