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维导图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

一、 绪论:走近政治

1. 政治的含义与范围

  • 1.1 政治的本质:
    • 1.1.1 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
    • 1.1.2 维护特定经济关系的工具
    • 1.1.3 阶级统治的工具
      • 1.2 政治的范围:
    • 1.2.1 国家事务
    • 1.2.2 社会公共事务
    • 1.2.3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 1.3 政治的特征:
    • 1.3.1 强制性
    • 1.3.2 公共性
    • 1.3.3 普遍性
      • 1.4 学习政治的意义:
    • 1.4.1 提高政治素养
    • 1.4.2 增强参与意识
    • 1.4.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政治生活的主题

  • 2.1 政治生活与个人:
    • 2.1.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2.1.2 政治参与的途径
    • 2.1.3 如何理性参与政治生活
      • 2.2 政治生活与社会:
    • 2.2.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2.2.2 构建和谐社会
    • 2.2.3 加强社会治理
      • 2.3 政治生活与国家:
    • 2.3.1 国家的性质与职能
    • 2.3.2 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运作
    • 2.3.3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 国家和国际组织

1.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 1.1 国家的本质:阶级性
    • 1.1.1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1.1.2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 1.2 国家的职能:
    • 1.2.1 对内职能:
      • 1.2.1.1 维护统治秩序
      • 1.2.1.2 组织经济建设
      • 1.2.1.3 发展文化教育
      • 1.2.1.4 提供公共服务
    • 1.2.2 对外职能:
      • 1.2.2.1 维护国家主权
      • 1.2.2.2 防御外来侵略
      • 1.2.2.3 促进国际合作

2. 我国的国家机构

  • 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1.1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2.1.2 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
    • 2.1.3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2.2 国家主席
    • 2.2.1 代表国家
    • 2.2.2 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 2.3 国务院
    • 2.3.1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2.3.2 负责制定和执行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的政策
      • 2.4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2.4.1 司法机关
    • 2.4.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2.4.3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 2.5 中国共产党
    • 2.5.1 执政地位的确定
    • 2.5.2 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3. 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

  • 3.1 国际组织:
    • 3.1.1 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等
    • 3.1.2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3.1.3 作用:促进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 3.2 国际关系:
    • 3.2.1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3.2.2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等
    • 3.2.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3.3 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3.3.1 立场:独立自主
    • 3.3.2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3.3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 民主与法治

1. 民主的类型与特征

  • 1.1 民主的类型:
    • 1.1.1 直接民主
    • 1.1.2 间接民主
      • 1.2 民主的特征:
    • 1.2.1 人民主权
    • 1.2.2 公民参与
    • 1.2.3 权力制约
    • 1.2.4 法治保障

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2.1 人民当家作主:
    • 2.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2.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1.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
    • 2.2.1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2.2.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2.2.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 法治的原则与作用

  • 3.1 法治的原则:
    • 3.1.1 法律至上
    • 3.1.2 公平正义
    • 3.1.3 权力制约
      • 3.2 法治的作用:
    • 3.2.1 保障公民权利
    • 3.2.2 维护社会秩序
    • 3.2.3 促进社会进步

4. 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4.1 依法治国的含义:
    • 4.1.1 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事务
      • 4.2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4.2.1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 4.2.2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4.2.3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4.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4.3.1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4.3.2 建设法治政府
    • 4.3.3 推进公正司法
    • 4.3.4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四、 公民的政治参与

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1.1 公民的政治权利:
    • 1.1.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1.2 监督权
    • 1.1.3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1.2 公民的政治义务:
    • 1.2.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1.2.2 遵守宪法和法律
    • 1.2.3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1.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3.1 权利是义务的基础
    • 1.3.2 义务是行使权利的保障

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 2.1 民主选举
    • 2.1.1 选举的意义
    • 2.1.2 选举的原则: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
      • 2.2 民主决策
    • 2.2.1 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 2.2.2 重视公众参与
      • 2.3 民主管理
    • 2.3.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2.3.2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4 民主监督
    • 2.4.1 信访举报制度
    • 2.4.2 舆论监督制度

3. 如何理性参与政治生活

  • 3.1 增强政治意识:
    • 3.1.1 关心国家大事
    • 3.1.2 了解政治生活
      • 3.2 提高参与能力:
    • 3.2.1 学习政治知识
    • 3.2.2 提高辨别能力
      • 3.3 依法有序参与:
    • 3.3.1 遵守宪法和法律
    • 3.3.2 维护社会秩序
      • 3.4 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 3.4.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3.4.2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