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思维导图》
一、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
1. 认识自己,独一无二的我
- 我是谁?
- 生理我: 身高、体重、外貌特征
- 心理我: 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
- 社会我: 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
- 了解自己的途径:
- 自我观察: 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想法
- 他人评价: 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理性)
- 活动体验: 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 悦纳自己:
- 接纳优点和缺点
- 欣赏自己的独特性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提升自信:
-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 积极尝试,不怕失败
-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 我是谁?
-
2. 学习与成长
- 学习的意义:
- 获取知识,增长见识
- 提升能力,适应社会
- 实现自我价值
- 促进社会进步
- 学习的方法:
- 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
- 课后复习,及时巩固
- 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 独立完成作业,合作学习
- 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阅读、讨论、实践等)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制定学习计划
- 合理安排时间
-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 成长中的烦恼:
- 人际关系问题
- 学业压力问题
-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问题
- 应对成长中的烦恼:
- 与父母、老师、朋友沟通
- 学会情绪调节
-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 寻求专业的帮助
- 学习的意义:
-
3. 情绪的调适
- 情绪的类型:
- 积极情绪:快乐、兴奋、自信、幸福等
- 消极情绪:悲伤、愤怒、焦虑、恐惧等
- 情绪的影响:
- 积极情绪: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促进人际关系
- 消极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降低效率,影响人际关系
- 情绪的表达:
-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 可以采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
- 调节情绪的方法:
- 转移注意力
- 合理宣泄
- 理性思考
- 积极暗示
- 寻求他人帮助
- 情绪的类型:
二、社会生活,规则与责任
-
1. 法律伴我行
- 法律的含义: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具有普遍约束力
- 法律的作用:
- 维护社会秩序
- 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 惩罚违法犯罪行为
- 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
- 《宪法》
- 《刑法》
- 《民法典》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青少年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 保障自身安全
- 维护社会稳定
- 促进社会和谐
- 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纪守法:
- 学习法律知识
- 增强法治意识
- 遵守社会公德
-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法律的含义:
-
2. 道德的约束力
- 道德的含义:
- 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 道德的作用:
- 调节人际关系
- 维护社会秩序
- 促进社会进步
- 基本的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
- 明礼诚信
- 团结友善
- 勤俭自强
- 敬业奉献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联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 区别: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依靠自觉性
- 道德的含义:
-
3. 社会规则与公共秩序
- 社会规则的含义: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 包括法律、道德、纪律、风俗习惯等
- 社会规则的作用:
- 规范人们的行为
- 维护社会秩序
- 促进社会和谐
- 公共秩序的含义:
- 在公共场所或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 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 保障社会稳定
- 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 体现社会文明程度
- 青少年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 遵守交通规则
- 爱护公共设施
- 维护环境卫生
- 文明礼貌
- 自觉排队
- 不喧哗吵闹
- 社会规则的含义:
-
4. 责任与担当
- 责任的含义:
- 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 承担任务,完成使命
- 责任的类型:
- 对自己负责
- 对他人负责
- 对集体负责
- 对社会负责
- 责任的重要性:
- 促进个人成长
- 维护社会和谐
- 推动社会进步
- 担当的含义:
- 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不逃避
- 如何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 从小事做起
-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 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 培养社会责任感
- 责任的含义:
三、祖国,我们共同的家
-
1. 了解我们的国家
- 中国的基本国情:
- 人口众多
- 资源相对短缺
- 经济发展不平衡
-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地大物博
- 地形复杂多样
- 气候差异显著
- 中国的历史文化:
- 悠久的历史
- 灿烂的文化
- 丰富的民族文化
- 中国的民族: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 中国的国际地位:
-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
- 中国的基本国情:
-
2. 热爱我们的祖国
- 爱国主义的含义:
- 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 爱国主义的表现:
- 热爱祖国的山河
- 热爱祖国的文化
- 热爱祖国的人民
- 维护祖国的统一
- 建设祖国
-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 坚持党的领导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青少年如何表达爱国之情:
- 努力学习,掌握知识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祖国贡献力量
- 爱国主义的含义:
-
3. 维护国家统一
- 国家统一的意义:
- 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 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证
- 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
- 台湾问题: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 如何维护国家统一:
- 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 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言行
- 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国家统一的意义:
-
4. 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的意义:
- 是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的基石
-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 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力量源泉
- 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 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 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
-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 民族团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