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思维导图七年级》
核心概念:地球与地图
- 一、认识地球
-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形状: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近似球体)
-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拍摄地球照片;地平线上先见船桅
- 大小:赤道周长 ≈ 4万千米;半径 ≈ 6371千米
- 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24小时(一个太阳日)
- 意义: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影响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地转偏向力)
- 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365.25天(一个回归年)
- 意义:产生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
- 自转
- 3.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壳: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厚,海洋薄。
- 地幔:主要由致密的岩石物质组成,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的圈层。
- 地核:主要由铁、镍等物质组成。
-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二、地图
- 1.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
-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
-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 大小判断:比例尺数值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 方向
- 确定方法:指向标;经纬网;通常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图例和注记
- 作用:说明地图内容,便于识别和理解
- 比例尺
- 2. 经纬网
- 经线
- 形状:半圆,相交于南北两极
- 长度:相等
-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 起算: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 纬线
- 形状:圆,平行于赤道
-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处为点。
-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 起算:赤道(0°纬线),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 经纬度定位
- 先纬后经,相同纬度连接成线,相同经度连接成线,交点即为定位点。
- 经线
- 3. 地图的应用
- 确定地理位置
- 量算距离
- 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
- 了解地理环境特征
- 1. 地图的三要素
- 三、地球仪
-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更直观地反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大陆、海洋等要素与真实地球的对应关系。
- 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核心概念:世界地理概况
-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 1. 七大洲
- 按面积大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位置:掌握各洲的大致经纬度范围和相对位置。
- 2. 四大洋
- 按面积大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位置:掌握各大洋的位置和与各大洲的联系。
- 太平洋面积最大,平均深度最深。
- 3. 海陆分布特点
-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亚洲、欧洲、非洲连成一片,合称“亚欧非大陆”。
- 1. 七大洲
- 二、世界的人口
- 1. 人口分布
- 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气候寒冷的极地,地势高峻的高山,原始森林。
-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源),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
- 2. 人口增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 1. 人口分布
- 三、世界的语言和人种
- 1. 主要语言
-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 英语:使用范围最广,国际通用语言。
- 其他: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等。
- 2. 主要人种
-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
-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 1. 主要语言
- 四、世界的主要国家
- 1. 了解主要国家的位置、首都、重要城市、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 2. 培养世界意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核心概念:区域地理
- 一、亚洲
- 位置: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 地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多山地、高原。
- 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显著。
- 人口: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 主要国家: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部分)、沙特阿拉伯等。
- 二、欧洲
- 位置:亚洲的西部,濒临大西洋。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 经济:发达国家集中地。
- 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 三、非洲
- 位置:亚洲的西南方向,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
- 气候:热带气候为主。
-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 主要国家: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
- 四、北美洲
- 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 地形: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丘陵和低山。
- 气候:气候类型多样。
- 经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并存。
- 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 五、南美洲
- 位置:北美洲的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 地形: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广阔的平原和高原。
- 气候:热带气候为主。
- 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
- 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等。
- 六、大洋洲
- 位置: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由澳大利亚大陆和许多岛屿组成。
- 地形: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东部是山地。
- 气候:气候类型多样。
- 主要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
核心技能:地理思维与方法
- 1. 空间思维
- 运用地图,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 培养空间想象力,建立地理概念。
- 2. 综合思维
- 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 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地理环境。
- 3. 区域认知
- 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差异。
- 分析区域的优势和劣势。
- 4. 可持续发展
- 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理念。
- 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拓展延伸:
-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分析地理信息。
- 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事件。
- 进行地理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这份思维导图以七年级地理课本知识点为基础,力求涵盖主要内容,并突出重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