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简单画法

《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思维导图简单画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关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思维导图画法,并包含详细内容。

中心主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首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写上本单元的标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一个圆圈或方框将其框起来,作为整个思维导图的核心。

一级分支:加法

从中心主题引出一个分支,命名为“加法”。在这个分支下,可以细化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 口算加法: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加法。
    • 整百、整千数加法:如200+300,1000+2000等,直接进行百位、千位上的加法运算。
    • 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如198+303 ≈ 200+300 = 500。
  • 笔算加法:
    • 不连续进位加法: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可以用简单例子如 356 + 213 来举例。
    • 连续进位加法: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进位时要在高位上写上“1”,防止遗忘。如 467 + 533 的计算。
    • 加法的验算: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来进行验算。例如:256+387=643,验算:387+256=643 或 643-256=387。
  • 解决问题(加法):
    • 理解题意:能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 分析问题:分析题目中哪些数量需要相加才能得到答案。
    • 列式计算: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 检验作答: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完整回答问题。

一级分支:减法

从中心主题引出另一个分支,命名为“减法”。在这个分支下,可以细化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 口算减法:
    •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
    • 整百、整千数减法:如500-200,3000-1000等,直接进行百位、千位上的减法运算。
    • 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如 498-203 ≈ 500-200 = 300。
  • 笔算减法:
    • 不连续退位减法:理解和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可以用简单例子如 567 - 234 来举例。
    • 连续退位减法: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退位时要标记被减数上的数,防止忘记。如 703 - 345 的计算。
    • 减法的验算:学习减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进行验算,也可以用差加上减数来进行验算。例如:643-256=387,验算:643-387=256 或 387+256=643。
  • 解决问题(减法):
    • 理解题意:能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 分析问题:分析题目中哪些数量需要相减才能得到答案。区分求剩余、求相差多少等类型的问题。
    • 列式计算: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 检验作答: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完整回答问题。

一级分支:加减法的关系

从中心主题引出第三个分支,命名为“加减法的关系”。

  • 互逆关系: 理解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 应用: 能够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进行验算,或者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 例子: 如果 a + b = c, 那么 c - a = b, c - b = a。

一级分支:解决问题(综合)

从中心主题引出第四个分支,命名为“解决问题(综合)”。

  • 两步计算:
    • 加减混合:理解并掌握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意运算顺序。
    • 需要提取中间信息:题目中需要先计算出一个中间结果,然后利用这个结果进行下一步计算。
  • 策略:
    • 画线段图: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题意,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 列表格: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整理信息,清晰展现数量关系。
  • 审题:
    • 关键字:关注“一共”、“还剩”、“多”、“少”等关键词,帮助判断运算方法。
    • 多余信息:能够识别题目中的多余信息,排除干扰。

二级分支细节:

在每个一级分支下,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二级或三级分支,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举例说明。例如,在“笔算加法”的分支下,可以添加“进位标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等二级分支,并在每个二级分支下添加具体的例子。

颜色和符号:

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加清晰易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区分不同的分支和知识点。例如,可以用蓝色表示加法,红色表示减法,用星号标记重点内容,用问号标记疑难问题。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绘制出一份简单而全面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这份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可以随时查阅这份思维导图,快速回顾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思维导图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请以Colours,为主题画一张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