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级分支:一、金属的性质
-
二级分支:物理性质
- 三级分支:状态
- 常温下多为固体(汞为液体)
- 三级分支:颜色
- 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 三级分支:光泽
- 具有金属光泽
- 三级分支:导电性
- 良好(银 > 铜 > 金 > 铝 > 铁)
- 三级分支:导热性
- 良好
- 三级分支:延展性
- 良好(金 > 银 > 铜 > 铝 > 铁)
- 备注: 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影响其应用。
- 三级分支:状态
-
二级分支:化学性质
- 三级分支:与氧气反应
- 四级分支:剧烈反应
- 钠、钾、钙等
- 生成氧化物(如钠生成氧化钠,钾生成过氧化钾)
- 四级分支:缓慢氧化
- 铁: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 铝: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 四级分支:高温反应
- 铜:生成氧化铜
- 金:几乎不反应
- 备注: 金属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越容易。
- 四级分支:剧烈反应
- 三级分支:与酸反应
- 四级分支:条件
- 金属必须排在氢的前面
- 酸通常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 四级分支:产物
- 金属盐 + 氢气 (H2↑)
- 四级分支:影响因素
- 酸的浓度、温度、金属的纯度等
- 备注: 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注意: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 四级分支:条件
- 三级分支:与盐溶液反应
- 四级分支:条件
- 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 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
- 四级分支:产物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 四级分支:实例
- 铁 + 硫酸铜溶液 → 铜 + 硫酸亚铁溶液
- 备注: 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
- 四级分支:条件
- 三级分支:与氧气反应
一级分支: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二级分支:定义
- 表示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 二级分支:顺序
- K > Ca > Na > Mg > Al > Zn > Fe > Sn > Pb > (H) > Cu > Hg > Ag > Pt > Au
- 二级分支:应用
- 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能否发生。
- 判断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 二级分支:记忆方法
- 可采用谐音记忆等方法帮助记忆。
一级分支:三、金属的冶炼
- 二级分支:原理
- 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 二级分支:常见方法
- 三级分支:热还原法
- 利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金属氧化物还原。
- 实例:利用焦炭还原氧化铁冶炼生铁。
- 涉及化学方程式:Fe2O3 + 3CO → 2Fe + 3CO2
- 三级分支:电解法
- 电解金属盐溶液或熔融的金属氧化物/氯化物。
- 适用于活泼金属的冶炼(如铝、钠、钾)。
- 实例:电解氧化铝冶炼铝。
- 三级分支:热分解法
- 直接加热某些金属氧化物或盐,使其分解得到金属。
- 适用于不活泼金属的冶炼(如汞)。
- 三级分支:热还原法
- 二级分支:环境保护
- 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
一级分支:四、金属材料的应用与保护
- 二级分支:应用
- 三级分支:结构材料
- 钢、铝合金等,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等。
- 三级分支:功能材料
- 利用金属的特殊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制成各种功能材料。
- 实例:铜用于电线电缆,钨用于灯丝。
- 三级分支:结构材料
- 二级分支:保护
- 三级分支:防止金属腐蚀
- 四级分支:原理
- 隔绝氧气和水。
- 四级分支:方法
- 涂油漆、镀金属、覆盖保护层、制成合金等。
- 保持金属表面干燥。
- 四级分支:电化学保护
- 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 四级分支:原理
- 三级分支:回收利用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三级分支:防止金属腐蚀
一级分支:五、铁的锈蚀与防护
- 二级分支:锈蚀条件
- 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 二级分支:锈蚀本质
- 铁发生缓慢氧化。
- 二级分支:锈蚀产物
- 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水合物)。
- 二级分支:防护方法
- 三级分支:隔离氧气和水
- 涂油漆、镀金属、搪瓷、喷塑等。
- 三级分支: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铝制品表面。
- 三级分支: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 制成不锈钢。
- 三级分支:隔离氧气和水
一级分支:六、金属化合物
- 二级分支:氧化物
- 三级分支:金属氧化物
- Fe2O3 (氧化铁):红色粉末,用于炼铁,铁锈主要成分。
- CuO (氧化铜):黑色固体,可与酸反应。
- Al2O3 (氧化铝):白色固体,耐高温,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 三级分支:碱性氧化物
-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氧化钠、氧化钙等。
- 三级分支:金属氧化物
- 二级分支:酸、碱、盐
- 三级分支:金属盐
- FeCl3 (氯化铁):棕黄色溶液,用于净水,腐蚀金属。
- FeSO4 (硫酸亚铁):浅绿色溶液,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 CuSO4 (硫酸铜):蓝色晶体或溶液,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检验水的存在。
- Na2CO3 (碳酸钠):白色粉末,俗称纯碱,用于制造玻璃、造纸、洗涤剂等。
- CaCO3 (碳酸钙):白色固体,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用于建筑材料、制水泥等。
- 三级分支:金属盐
- 二级分支: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三级分支:电化学腐蚀
- 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被腐蚀。
- 三级分支:化学腐蚀
- 金属直接与氧化剂反应而被腐蚀。
- 三级分支:电化学腐蚀
- 二级分支:重要反应
- 三级分支:盐溶液与金属反应
- 三级分支: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三级分支:盐与酸反应
- 三级分支:盐与盐反应
备注: 本思维导图仅为框架,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课本和习题进行深入理解。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以及相关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