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的思维导图
《基础会计的思维导图》
一、会计概述
1.1 会计的定义
- 1.1.1 信息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 1.1.2 经济管理活动:组织、控制、协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1.2 会计的目标
- 1.2.1 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相关性、可靠性
- 1.2.2 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1.3 会计的基本假设
- 1.3.1 会计主体: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
- 1.3.2 持续经营:企业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下去
- 1.3.3 会计分期: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期间
- 1.3.4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1.4.1 可靠性:如实反映
- 1.4.2 相关性:有助于决策
- 1.4.3 可理解性:清晰易懂
- 1.4.4 可比性:不同企业、不同期间
- 1.4.5 重要性:影响决策的程度
- 1.4.6 公允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二、会计要素
2.1 资产
- 2.1.1 定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2.1.2 分类:
- 流动资产:现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等
- 非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
- 长期股权投资
2.2 负债
- 2.2.1 定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2.2.2 分类:
-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2.3 所有者权益
- 2.3.1 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2.3.2 构成:
- 实收资本(或股本)
-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2.4 收入
- 2.4.1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2.4.2 主要构成:
2.5 费用
- 2.5.1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2.5.2 主要构成:
2.6 利润
- 2.6.1 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2.6.2 构成:
-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三、会计等式
3.1 基本会计等式
- 3.1.1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3.1.2 动态会计等式:收入 - 费用 = 利润
3.2 会计等式的重要性
- 3.2.1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关系
- 3.2.2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3.2.3 判断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四、会计科目与账户
4.1 会计科目
- 4.1.1 定义: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
- 4.1.2 分类:
- 资产类科目
- 负债类科目
-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 收入类科目
- 费用类科目
- 利润类科目
4.2 会计账户
- 4.2.1 定义: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 4.2.2 结构:借方、贷方、余额
- 4.2.3 账户的分类:
- 按经济内容: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等
- 按用途和结构: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4.3 复式记账法
- 4.3.1 定义: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 4.3.2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 资产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收入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五、会计凭证
5.1 原始凭证
- 5.1.1 定义: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 5.1.2 种类:发票、收据、出库单等
5.2 记账凭证
- 5.2.1 定义: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一定的格式填制的,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凭证
- 5.2.2 种类: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5.3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 5.3.1 传递: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路线,将会计凭证从填制人员传递到有关部门和人员
- 5.3.2 保管: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确保会计凭证的安全完整
六、会计账簿
6.1 定义
- 6.1.1 定义:由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于系统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6.2 种类
- 6.2.1 按用途分:
- 序时账簿:日记账
- 分类账簿: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 备查账簿:固定资产卡片、租赁登记簿
6.3 登记规则
- 6.3.1 真实、准确、完整
- 6.3.2 及时、定期
- 6.3.3 规范的书写要求
七、财务报表
7.1 资产负债表
- 7.1.1 定义: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 7.1.2 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2 利润表
- 7.2.1 定义: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 7.2.2 构成:收入、费用、利润
7.3 现金流量表
- 7.3.1 定义: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 7.3.2 构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7.4 报表附注
- 7.4.1 定义: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补充说明和对未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八、会计循环
8.1 会计循环的步骤
- 8.1.1 收集并审核原始凭证
- 8.1.2 填制记账凭证
- 8.1.3 登记会计账簿(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 8.1.4 编制试算平衡表
- 8.1.5 编制调整分录
- 8.1.6 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
- 8.1.7 编制财务报表
- 8.1.8 编制结账分录
- 8.1.9 编制结账后试算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