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思维导图》
总览:会计理论与实务框架
-
会计目标
- 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提升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
会计要素
- 资产: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应收账款
- 存货
- 预付款项
- 其他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
- 长期股权投资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开发支出
- 商誉
- 长期待摊费用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负债: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流动负债:
- 短期借款
- 应付账款
- 应付职工薪酬
- 应交税费
- 其他应付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非流动负债:
- 长期借款
- 应付债券
- 长期应付款
- 预计负债
- 递延收益
- 流动负债:
-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实收资本(股本)
-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视同销售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主营业务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利润: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 营业利润
- 利润总额
- 净利润
- 资产: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会计等式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利润
具体会计处理
-
金融资产
- 分类: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计量:
- 初始计量:公允价值
- 后续计量:取决于分类
- 减值:预期信用损失
- 分类:
-
存货
- 确认:
- 为生产而持有
- 为销售而持有
- 在生产过程中耗用
- 计量:
- 成本:取得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 发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 减值:存货跌价准备
- 确认:
-
固定资产
- 确认: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 计量:
- 初始计量:取得成本
- 后续计量:成本模式或重估价模式
- 折旧: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 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确认: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无形资产
- 确认:可辨认性
- 计量:
- 初始计量:取得成本
- 后续计量:成本模式
- 摊销:直线法
- 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长期股权投资
- 分类:
- 成本法
- 权益法
- 成本法:
- 投资成本
-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权益法:
- 投资成本
-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 合并财务报表
- 分类:
-
收入
- 五步法:
-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 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 确定交易价格
-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履约义务
- 在履行各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 五步法:
-
或有事项
- 预计负债
- 或有资产
- 信息披露
-
所得税
- 当期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负债
财务报表分析
-
资产负债表
-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 资产结构分析
- 负债结构分析
- 所有者权益分析
-
利润表
- 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
- 收入分析
- 成本费用分析
- 利润分析
-
现金流量表
- 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财务比率分析
- 偿债能力分析
- 营运能力分析
- 盈利能力分析
- 发展能力分析
特殊会计业务
-
企业合并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租赁
- 承租人会计处理
- 出租人会计处理
-
外币折算
- 交易性外币业务
- 外币报表折算
其他重要概念
- 重要性原则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谨慎性原则
- 配比原则
- 持续经营原则
审计基础 (补充,因为审计与会计密切相关)
- 审计目标
- 审计程序
- 审计风险
- 审计证据
- 审计报告
此思维导图旨在构建 CPA 会计科目的整体框架,并帮助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小点都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