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新民主主义社会思维导图

核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社会主义前途)
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政治:国家主权不完整,受列强控制
经济: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受列强控制
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中国国情分析
十月革命: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
西方国家:汲取现代文明成果,但避免资本主义弊端
借鉴经验
实质:无产阶级专政
统治基础:工农联盟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
专政对象:反革命分子、破坏分子、危害人民利益的分子
民主范围:人民内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人民民主专政
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
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党
团结合作: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政治协商会议:重要的政治协商机构,协商国家大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统一领导: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自治
自治权力:享有高度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
共同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主导地位,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集体所有制
个体经济:小农经济,允许存在,但引导其走向合作化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允许发展,但限制其消极作用,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例如公私合营
五种经济成分
发展生产:一切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
公私兼顾: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劳资两利:兼顾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利益
城乡互助: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内外交流:开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
指导方针
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发展农业:扶持农业生产
发展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
调整工商业:解决劳资矛盾,规范市场秩序
经济政策
民族的:反对殖民地文化,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的: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精神
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反对少数人的贵族文化
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艺术风格的自由发展
促进文化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扫除文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改造旧文化:批判旧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
建立新文化:创造符合人民利益的新文化
文化教育事业
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目标: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时间: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理论上)
过渡性社会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存在多种社会矛盾
既有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又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消极作用
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复杂性与矛盾性
经济基础:发展国营经济,逐步改造其他经济成分
政治基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党的领导
思想文化基础: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提高人民思想觉悟
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成功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历史意义
过渡时间短暂:未能充分发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优势
过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足:限制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左”倾错误的影响:在文化领域也存在一些偏差
局限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维导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