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导图》
I. 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发展道路
-
A. 核心要义:
-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既不是“老路”,也不是“邪路”
- b. 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a.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b.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
B. 本质特征:
-
- 坚持党的领导
- a.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b. 党的领导是最大的政治优势
- 坚持党的领导
-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a.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b.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a.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 b. 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c. 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
C. 发展道路:
-
- 经济建设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 发展是硬道理
- c. 坚持高质量发展
- 经济建设
-
- 政治建设
-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b.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政治建设
-
- 文化建设
- 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b. 增强文化自信
- c.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文化建设
-
- 社会建设
-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 b.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c.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社会建设
-
- 生态文明建设
- 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c. 建设美丽中国
- 生态文明建设
-
II. 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 核心内容:
-
- “八个明确”: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
B. 历史地位: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
-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 指导意义:
-
-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行动指南
-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
III. 战略布局:“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
-
A.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 经济建设: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 推动高质量发展
- c.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经济建设:
-
- 政治建设:
- a.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b.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c.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政治建设:
-
- 文化建设:
- 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b. 坚定文化自信
- c.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 文化建设:
-
- 社会建设:
-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 b.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c.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社会建设:
-
- 生态文明建设:
- 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b.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 c. 推动绿色发展
- 生态文明建设:
-
-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a. 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b. 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全面深化改革:
-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全面深化改革:
-
- 全面依法治国:
-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全面依法治国:
-
- 全面从严治党:
- a.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b.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c. 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 全面从严治党:
-
IV. 发展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
-
-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 分两步走战略安排:
- (1) 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 内涵:
- a. 国家富强
- b. 民族振兴
- c. 人民幸福
- 内涵:
-
- 实现途径:
- a.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b. 弘扬中国精神
- c. 凝聚中国力量
- 实现途径:
-
V. 对外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 核心理念:
-
- 和平发展
-
- 合作共赢
-
- 开放包容
-
- 互学互鉴
-
-
B. 主要内容:
-
- 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 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 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 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
C. 实现途径:
-
-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 共建“一带一路”
-
-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以上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导图框架,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