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物理八年级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力
I. 力的概念
-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施力物体: 施加力的物体。
- 受力物体: 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
- 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 力的表示:
- 力的图示: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标度:表示单位长度线段所代表的力的大小。
- 方向: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 作用点:箭头或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 力的示意图: 只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忽略大小。
- 单位: 牛顿 (N)。
II. 力的作用效果
- 改变物体的形状:
- 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力后能恢复原状。
- 塑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 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运动状态。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惯性:
-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 解释: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 应用: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如汽车刹车时的惯性,跳远助跑等。
III. 重力
-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施力物体: 地球。
- 方向: 竖直向下。
- 作用点: 重心。
-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通过悬挂法确定。
- 大小: G = mg (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
-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g与地理位置有关,不同地区的g值略有不同。
- 应用: 生活中的各种重力现象,如水往低处流,物体自由下落等。
IV. 弹力
-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 产生条件:
- 方向:
- 与形变恢复方向一致。
- 拉力: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 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 大小:
- 弹簧弹力:遵循胡克定律 F = kx (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 形变量: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 劲度系数:反映弹簧的硬度,越大表示弹簧越难形变。
- 应用: 弹簧测力计,缓冲装置等。
V. 摩擦力
-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产生条件:
- 相互接触且挤压。
- 接触面粗糙。
-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 种类:
- 静摩擦力: 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尚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 大小:与外力平衡,由外力决定,有最大静摩擦力。
-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 滑动摩擦力: 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 大小:f = μN (μ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
- 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 正压力:物体对接触面的垂直作用力。
-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 滚动摩擦力: 物体以滚动方式在另一物体表面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 影响因素:
- 正压力:正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无关。
- 利与弊:
- 有利摩擦:例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 有害摩擦:例如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需要减小摩擦。
- 减小摩擦的方法:
- 减小压力。
-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 使接触面分离(例如加润滑油、气垫)。
- 增大摩擦的方法:
VI. 力的合成与平衡
-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 合力: 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方向相同: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方向与二力方向相同。
- 方向相反: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 不在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初中阶段不做要求)。
- 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应用: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解决实际问题。
-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VII. 测量力:弹簧测力计
-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胡克定律)。
- 使用方法:
-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 调整零点。
- 拉力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 测量时不要超过量程。
- 读数: 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取示数。
VIII. 本单元涉及的实验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