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思维导图初二手抄报》
一、总览: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 广袤的国土与复杂多样的地形
- 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地形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 复杂的气候类型
- 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
-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 气候多样性影响植被和农业
- 丰富的生物资源
- 植物种类繁多,特有种比例高
- 动物资源丰富,珍稀保护动物众多
-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
- 水资源分布不均
-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对匮乏
- 季节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
-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储量大
- 金属矿产种类齐全,分布广泛
-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需平衡
二、地形地貌
- 三大阶梯
-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冰川广布
- 第二阶梯: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1000-2000米,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 第三阶梯: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主要地形单元
-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长白山脉
- 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
- 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影响气候:山脉阻挡气流,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降水分布。
- 影响河流: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
- 影响植被:不同海拔和坡度的地形孕育不同的植被类型。
- 影响人类活动:地形影响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和城市分布。
三、气候特征
- 季风气候
- 东亚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降水;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干燥寒冷的天气。
-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带来夏季的丰沛降水。
- 主要气候类型
- 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台湾南部等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 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温带季风气候: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 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终年寒冷,气温低,降水少。
- 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影响植被:气候决定植被的生长类型和分布。
- 影响河流: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水文特征。
- 影响土壤:气候影响土壤的形成和肥力。
- 影响农业:气候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 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洪涝、干旱、台风等。
- 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四、生物资源
- 植物资源
- 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原、灌木和草本植物。
- 特有种比例高:如银杉、珙桐、水杉等。
- 植物分布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植被等。
- 动物资源
- 种类丰富:拥有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 珍稀保护动物众多:如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中华鲟等。
- 动物分布与栖息地密切相关: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面临威胁:栖息地丧失、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等。
-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
- 重要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水资源
- 分布不均
- 南方水资源丰富:降水多,河流流量大。
- 北方水资源匮乏:降水少,蒸发量大。
- 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 主要河流
-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
-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含沙量大,有地上河的特点。
- 珠江:华南地区的主要河流,水资源丰富。
- 其他河流:黑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 水资源问题
- 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
- 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
-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 保护水源: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 治理污染: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六、矿产资源
- 储量丰富
- 煤炭:储量大,分布广泛,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
- 石油:储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
- 天然气:储量增加迅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
- 金属矿产:种类齐全,如铁、铜、铝、钨、锡等。
- 分布广泛
- 东北地区: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 华北地区: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
- 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稀土等资源丰富。
-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环境问题:开采过程容易破坏植被、污染水源、造成土地塌陷。
- 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
七、总结
中国的自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