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课短诗三首思维导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课短诗三首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短诗三首 (乡村四月、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

I. 乡村四月 (翁卷)

A. 作者及背景

  • 作者: 翁卷
    • 简介:南宋诗人,字续古,号一啸散人,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诗风清丽。
  • 创作背景: 诗人描绘的是江南农村暮春时节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的生机勃勃与人们的劳动热情。

B. 诗句赏析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景象描写: 山原呈现出一片翠绿,田野里到处是水色,在杜鹃鸟的叫声中,好像飘浮着轻烟一般的细雨。
    • 重点词语:
      • 绿遍:极言绿色的浓厚,覆盖之广。
      • 白满川:指稻田里灌满了水,水色映着天光,显得一片洁白。
      • 子规:即杜鹃鸟。
      • 雨如烟:形容雨的细密轻柔,如烟似雾。
    • 意境: 描绘了江南水乡暮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色彩鲜明,动静结合。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劳动场景: 农忙时节,乡村里几乎没有闲人,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开始插秧了。
    • 重点词语:
      • 闲人少:说明农事繁忙,人人都在辛勤劳动。
      • 才了:刚刚结束。
      • 蚕桑:养蚕和种桑树。
      • 插田:插秧。
    • 情感: 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热爱生活的精神。

C. 主题概括

  • 主题: 描绘了江南农村暮春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乡村的生机勃勃和农民的劳动热情。
  • 情感: 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II.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A. 作者及背景

  • 作者: 辛弃疾
    • 简介: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字幼安,号稼轩。历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语言通俗生动。
  • 创作背景: 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江西农村,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词作。《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一首,反映了他闲居农村的生活情趣。

B. 词句赏析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环境描写: 低矮的茅屋,溪边长满了青青的野草。
    • 重点词语:
      • 茅檐:用茅草盖的屋檐,形容房屋的简陋。
      • 低小:矮小。
      • 青青草:指溪边茂盛的青草。
    • 意境: 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环境。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人物描写: 喝醉了酒,用吴地方言互相逗笑,那是谁家的白发老翁和老妇?
    • 重点词语:
      • 醉里:喝醉了酒。
      • 吴音:吴地方言。
      • 相媚好:互相逗笑,表示亲热。
      • 翁媪:老翁和老妇。
    • 情感: 表现了老人们纯朴快乐的生活。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家庭生活: 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小儿子,他调皮地在溪边躺着剥莲蓬。
    • 重点词语:
      • 锄豆:除草。
      • 织鸡笼:编织鸡笼。
      • 无赖:顽皮,淘气。
      • 卧剥莲蓬:躺着剥莲蓬。
    • 情感: 展现了农村家庭和睦、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C. 主题概括

  • 主题: 描绘了农村宁静、和谐、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表现了词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 情感: 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III.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A. 作者及背景

  • 作者: 杨万里
    • 简介: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 创作背景: 诗人途经新市(今浙江德清),在徐公店住宿,看到了乡村田园的景象,写下了这首诗。

B. 诗句赏析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环境描写: 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凋谢,树荫还没有形成。
    • 重点词语:
      • 篱落疏疏:稀疏的篱笆。
      • 一径深: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 未成阴:树荫还没有形成。
    • 意境: 展现了乡村的幽静和自然。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儿童活动: 小孩子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 重点词语:
      • 急走:快速奔跑。
      • 黄蝶:黄色的蝴蝶。
      • 无处寻:找不到。
    • 情感: 描绘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乡村的生机。

C. 主题概括

  • 主题: 描绘了乡村田园风光和儿童追逐蝴蝶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 情感: 赞美乡村生活,喜爱儿童的天真烂漫。

IV. 共同点分析

  • 主题: 三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的景象。
  • 风格: 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 情感: 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 描写对象: 涵盖了自然风光、劳动场景、人物活动等方面,多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

V. 拓展延伸

  • 对比阅读: 可以与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和表达方式。例如王维的《田园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 写作练习: 尝试描写自己家乡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 文化背景: 了解古代乡村生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五年级英语第八单元梳理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