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故事中的智慧与成长

分支一:阅读理解与思考

  • 主题:故事理解与细节把握
    • 《守株待兔》
      • 故事概要: 讲述宋国农夫因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最终一无所获的故事。
      • 人物分析:
        • 农夫:懒惰,不思进取,抱有侥幸心理,缺乏辩证思维。
        • 旁人(侧面描写):嘲笑农夫的愚蠢,反衬农夫的固执。
      • 中心思想: 比喻不思进取,存在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说明要勤劳致富,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动。
      • 写作手法:
        • 寓言故事:通过简单的故事蕴含深刻的道理。
        • 对比:农夫最初的收获与最终的徒劳形成对比。
        • 夸张:夸张农夫守株待兔的时间和痴迷程度。
      • 词语积累: 守株待兔、耕田、偶然、碰死、侥幸、一无所获。
      • 引申思考: 类似“守株待兔”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例如,盲目跟风投资)。
    • 《陶罐和铁罐》
      • 故事概要: 讲述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和结局。铁罐骄傲自大,嘲笑陶罐的脆弱,后来被挖出来锈迹斑斑;陶罐谦虚谨慎,被人们喜爱,历久弥新。
      • 人物分析:
        • 铁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喜欢嘲笑别人,最终落得锈迹斑斑的下场。
        • 陶罐:谦虚谨慎,心地善良,尊重他人,最终被人们喜爱。
        • 国王(侧面描写):喜爱陶罐,厌恶铁罐的骄傲。
      • 中心思想: 说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强调要尊重他人,不能自恃强大而轻视他人。
      • 写作手法:
        • 拟人:赋予陶罐和铁罐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比: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和结局形成对比。
        •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 词语积累: 骄傲、谦虚、奚落、争辩、恼怒、轻蔑、懦弱、羞耻。
      • 引申思考: 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成为“铁罐”式的人物。
    • 《鹿角和鹿腿》
      • 故事概要: 讲述鹿因为欣赏美丽的鹿角,抱怨细长的鹿腿,结果在逃命时,鹿角被树枝挂住,而鹿腿却帮助它逃脱的故事。
      • 人物分析:
        • 鹿:起初喜欢华而不实的鹿角,嫌弃实用的鹿腿,后来认识到鹿角的无用和鹿腿的重要性。
      • 中心思想: 说明事物各有长短,不能只看外表,要注重实用价值。告诫我们不要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内在的品质。
      • 写作手法:
        • 对比:鹿角的美丽与无用,鹿腿的丑陋与实用形成对比。
        • 心理描写:展现鹿的心理变化过程。
      • 词语积累: 欣赏、抱怨、匀称、别致、灰心丧气、没精打采。
      • 引申思考: 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分支二:语言表达与运用

  • 主题:词语积累与运用
    • 重点词语: 耕田、偶然、碰死、守株待兔、骄傲、谦虚、奚落、争辩、恼怒、轻蔑、懦弱、羞耻、欣赏、抱怨、匀称、别致、灰心丧气、没精打采、美观、实用。
    • 近义词: 欣赏-赞赏、抱怨-埋怨、恼怒-生气、奚落-嘲笑、谦虚-虚心。
    • 反义词: 骄傲-谦虚、谦虚-骄傲、恼怒-高兴、轻蔑-尊重、美观-丑陋、实用-华而不实。
    • 词语搭配:
      • 守(株)、待(兔)
      • (骄傲)的铁罐
      • (谦虚)的陶罐
      • (匀称)的腿
      • (别致)的角
    • 成语积累: 守株待兔、灰心丧气、没精打采。
  • 主题:句子理解与运用
    • 比喻句: 鹿的角像两把美丽的珊瑚。
    • 反问句: 难道我倒要低下头来,向你承认错误吗?
    •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练习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强调语气。)
  • 主题:写作练习
    • 续写故事: 想象《守株待兔》之后,农夫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 改编故事: 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背景改为现代社会,探讨人际交往中的道理。
    • 写读后感: 谈谈对《鹿角和鹿腿》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观察日记: 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描写其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分支三:课文主题拓展

  • 主题:寓言故事赏析
    • 定义: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通常篇幅简短,包含深刻的道理。
    • 特点:
      • 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
      • 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 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意味。
    • 常见的寓言故事:
      • 《龟兔赛跑》:比喻骄傲自满必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 《亡羊补牢》:比喻犯了错误及时改正,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
    • 寓言故事的意义: 寓言故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道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主题:思考与成长
    • 反思自身: 从故事中学习,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 正确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 辩证思维: 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全面分析事物,避免片面性。
  • 主题:生活中的智慧
    • 发现生活中的智慧: 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发现蕴含在平凡事物中的智慧。
    • 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运用学到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与人交往的智慧: 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结束语:

希望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实词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