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人教版三单元简单》
主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测量
中心主题: 测量
一、 毫米的认识
- 定义: 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 表示: 用字母“mm”表示。
- 关系: 1厘米 = 10毫米
- 测量工具: 刻度尺(注意最小刻度)。
- 实际应用:
- 测量硬币的厚度。
- 测量铅笔芯的粗细。
- 估计物体的长度,再测量。
- 估算方法: 先估计1毫米大概有多长,再估计总长度。
- 易错点:
- 读数时忽略毫米的刻度。
- 毫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出错。
- 练习题:
- 填空:3厘米 = ( ) 毫米; 50毫米 = ( ) 厘米
- 选择:一支铅笔长15( )。 A. 厘米 B. 分米 C. 毫米
- 判断:1毫米比1厘米长。( )
二、 分米的认识
- 定义: 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 表示: 用字母“dm”表示。
- 关系: 1分米 = 10厘米; 1米 = 10分米
- 测量工具: 刻度尺、米尺。
- 实际应用:
- 测量课桌的高度。
- 测量书本的宽度。
-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 估算方法: 先估计1分米大概有多长,再估计总长度。
- 易错点:
- 分米和厘米、米的单位换算出错。
- 对分米的概念模糊。
- 练习题:
- 填空:2分米 = ( ) 厘米; 80厘米 = ( ) 分米; 1米 = ( ) 分米
- 选择:一张课桌高约7( )。 A. 厘米 B. 分米 C. 米
- 判断:10分米比1米长。( )
三、 千米的认识
- 定义: 千米是测量较长距离的单位。
- 表示: 用字母“km”表示。也叫“公里”。
- 关系: 1千米 = 1000米
- 测量工具: 卷尺、皮尺、里程表。
- 实际应用:
- 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 测量跑道的长度。
- 计算路程。
- 估算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估计距离。 例如:操场跑一圈大约多少米。
- 易错点:
-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出错。
- 对较长距离没有概念。
- 实际问题中单位使用错误。
- 练习题:
- 填空:3千米 = ( ) 米; 5000米 = ( ) 千米
- 选择:小明家到学校大约2( )。 A. 米 B. 千米 C. 分米
- 判断:100米比1千米长。( )
- 延伸: 千米的英文表示法 (kilometer)
四、 吨的认识
- 定义: 吨是质量单位,用于衡量较重的物体。
- 表示: 用字母“t”表示。
- 关系: 1吨 = 1000千克
- 测量工具: 磅秤、地磅等。
- 实际应用:
- 计量货车的载重量。
- 计量粮食的重量。
- 计量大型物品的重量。
- 估算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估计重量。例如:一头大象大约几吨重。
- 易错点:
-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出错。
- 对较重物品的质量没有概念。
- 实际问题中单位使用错误。
- 练习题:
- 填空:2吨 = ( ) 千克; 7000千克 = ( ) 吨
- 选择: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A. 千克 B. 吨 C. 克
- 判断:1吨比1千克轻。( )
五、 单位换算
- 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 质量单位: 克、千克、吨
- 换算规则: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 常见错误类型:
- 忘记进率。
- 计算错误。
- 单位混淆。
- 练习题:
- 5米 = ( ) 厘米 = ( ) 毫米
- 8千克 = ( ) 克
- 9000米 = ( ) 千米
- 6000千克 = ( ) 吨
六、 解决问题
- 类型:
- 计算长度。
- 计算路程。
- 计算质量。
- 比较大小。
- 步骤:
- 读题理解题意。
- 分析数量关系。
- 列式计算。
- 检验答案。
- 写答。
- 技巧:
- 画线段图辅助理解。
- 统一单位。
- 验算保证正确性。
- 易错点:
- 审题不清。
- 单位不统一。
- 计算错误。
- 漏写单位和答语。
- 例题:
- 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5分米,还剩多少分米?
- 一辆卡车运了3吨货物,另一辆卡车运了2000千克货物,两辆卡车一共运了多少吨货物?
七、 总结与复习
- 知识点回顾: 重点回顾毫米、分米、千米、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 易错题型分析: 针对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强调注意事项。
- 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估算。
- 学习方法: 强调理解概念的重要性,多练习,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思维导图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所有知识点,并从定义、关系、实际应用、估算方法、易错点、练习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学习这个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