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法思维导图一年级

《20以内加法思维导图一年级》

一、基础概念

  • 加法的意义: 合并,增加,总和。把两个或多个数合起来,变成一个数。

    • 关键词: 合并、增加、总数、合起来。
    • 生活实例:
      • 你有3颗糖,我给你2颗,现在你有几颗糖?(3+2=5)
      • 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5+3=8)
  • 加法算式: 包含加号(+),加数,加数,等号(=),和。

    • 结构: 加数 + 加数 = 和
    • 理解: 等号表示“结果是”,加号表示“把...和...合起来”。
    • 例子: 6 + 4 = 10 (6和4是加数,10是和)
  • 数的分与合: 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较小的数,几个较小的数可以合成一个较大的数。

    • 重要性: 是理解和计算加法的基础。
    • 练习:
      • 5可以分成2和几? (2+3=5)
      • 7可以分成1和几? (1+6=7)
      • 3和4合成几? (3+4=7)
      • 2和5合成几? (2+5=7)

二、计算方法

(一) 10以内加法

  • 数数法: 从第一个加数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二个加数的数量。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数较小的情况,如1+1, 2+1, 3+2等。
    • 步骤:
      1. 确定第一个加数。
      2. 从第一个加数开始往后数,数第二个加数那么多个数。
      3. 最后数的那个数就是和。
    • 例子: 2 + 3 = ? 从2开始,往后数3个:3, 4, 5。所以2+3=5。
  • 凑数法: 把其中一个加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 适用范围: 虽然是20以内加法的核心方法,但可以先从10以内加法体会凑数的思想。 例如 9+1 = 10
    • 步骤:
      1. 寻找容易凑成整十数的加数,例如8, 9
      2. 把另一个加数分解,分解出一个数可以和容易凑成整十数的加数相加。
      3. 先计算整十数,再加上剩余的数。
  • 画图法: 用图形(圆圈、星星等)代表数字,然后数图形的总数。

    • 适用范围: 适合初学者,直观易懂。
    • 步骤:
      1. 画出第一个加数数量的图形。
      2. 画出第二个加数数量的图形。
      3. 数一数所有图形的总数,就是和。
    • 例子: 3 + 2 = ? 画3个圆圈,再画2个圆圈,数一数总共有5个圆圈,所以3+2=5。
  • 点数法: 利用手指或小棒等实物点数。

    • 适用范围: 适合初学者,尤其是对数字概念不明确的孩子。
    • 步骤:
      1. 伸出第一个加数数量的手指。
      2. 再伸出第二个加数数量的手指。
      3. 数一数总共有多少根手指,就是和。
    • 例子: 4 + 1 = ? 伸出4根手指,再伸出1根手指,数一数总共有5根手指,所以4+1=5。

(二) 20以内进位加法

  • 凑十法: 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核心。将一个加数分解,使其中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 口诀: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 步骤:
      1. 看大数: 观察两个加数,找出较大的那个数(接近10的数,如8,9)。
      2. 分小数: 将较小的那个数分解,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可以与较大的数凑成10。
      3. 凑成十: 将较大的数和分解出来的一部分凑成10。
      4. 算得数: 用10加上剩下的那部分,得到最后的和。
    • 例子: 9 + 5 = ?
      1. 看大数: 9 比较大。
      2. 分小数: 将5分解成1和4 (因为9+1=10)。
      3. 凑成十: 9 + 1 = 10
      4. 算得数: 10 + 4 = 14。所以,9 + 5 = 14。
  • 破十法(不推荐,容易混淆): 将一个加数分解成10和几,然后用另一个加数减去几,再用10加上结果。这种方法不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容易出错。

    • 例子: 13 - 5 = ? (分解为10 和 3. 5 - 3 =2, 10 -2 = 8) (这里是减法的例子, 20以内加法不使用破十法)
  • 数数法(延续): 从较大的加数开始,往后数较小的加数的数量。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数差距较大,其中一个加数较小的情况。
    • 例子: 12 + 3 = ? 从12开始,往后数3个:13, 14, 15。所以12 + 3 = 15。

三、特殊情况

  • 加数为0: 任何数加上0,都等于它本身。 (a + 0 = a)

    • 例子: 5 + 0 = 5, 10 + 0 = 10, 19 + 0 = 19
  • 加数为10: 一个数加上10,等于这个数十位加1,个位不变。 (a + 10 = 10 + a)

    • 例子: 3 + 10 = 13, 7 + 10 = 17, 9 + 10 = 19
  •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 例如 5+5, 6+6, 7+7 要熟练掌握。

四、练习与应用

  • 口算练习: 每天进行一定量的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 游戏练习: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加法练习,增加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扑克牌游戏,骰子游戏。
  • 应用题练习: 将加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例子: 小明有8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8+6=14)
  • 生活应用: 将加法应用到生活中,例如计算购物总价、计算人数等,让孩子体会到加法的实用性。

五、注意事项

  • 理解算理: 重视对加法算理的理解,不能只背答案。
  • 循序渐进: 从10以内加法开始,逐步过渡到20以内加法。
  • 多鼓励: 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 耐心辅导: 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进行耐心辅导。
  • 多样化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避免孩子感到枯燥。

六、思维导图示例(文字描述)

  • 中心主题: 20以内加法
    • 分支1: 基础概念
      • 加法的意义
      • 加法算式
      • 数的分与合
    • 分支2: 计算方法
      • 10以内加法
        • 数数法
        • 凑数法
        • 画图法
        • 点数法
      • 20以内进位加法
        • 凑十法
        • 数数法(延续)
    • 分支3: 特殊情况
      • 加数为0
      • 加数为10
      • 相同数相加
    • 分支4: 练习与应用
      • 口算练习
      • 游戏练习
      • 应用题练习
      • 生活应用
    • 分支5: 注意事项
      • 理解算理
      • 循序渐进
      • 多鼓励
      • 耐心辅导
      • 多样化练习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三年级第七单元语文围绕声音制作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