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

《七上生物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生物与环境

1.1 生物的特征

  • 定义:区别于非生物的本质属性
    • 基本特征
      • 生活需要营养:
        • 获取能量与物质
        • 方式:自养、异养
      • 能进行呼吸:
        • 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 方式:排泄、分泌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反应类型:趋性、反射
      • 能生长和繁殖:
        • 生长: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加
        • 繁殖:产生后代,延续种族
      • 能遗传和变异:
        •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
        • 变异: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环境的概念:
    • 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 环境的分类:
    •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 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 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适应:生物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 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改变环境:例如植物防风固沙、蚯蚓疏松土壤

1.3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 生态系统的组成:
    •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 生物成分:
      •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废物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
      • 特点:单向流动,环环相扣
      • 书写:生产者 -> 初级消费者 -> 次级消费者 ...
    •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网络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自动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稳定性与复杂性的关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高
    • 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二、生物的形态结构

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学说: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
      • 细胞的结构:
    • 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叶绿体(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液泡(植物细胞):含有细胞液,储存物质

2.2 动植物的组织

  • 组织的定义:
    •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 植物的主要组织:
    • 保护组织:表皮组织
    • 营养组织:叶肉组织、果肉组织
    • 输导组织:导管、筛管
    • 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 动物的主要组织:
    • 上皮组织:皮肤表皮、消化道内壁
    • 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
    • 神经组织:大脑、脊髓
    • 结缔组织:血液、骨骼

2.3 植物的器官

  • 器官的定义:
    •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 植物的六大器官:
    •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4 动物的系统

  • 系统的定义:
    • 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而成
      • 动物的主要系统: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泌尿系统
    • 运动系统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生殖系统

三、生物的多样性

3.1 生物分类

  • 生物分类的意义:
    • 便于认识和研究生物
      • 生物分类的单位:
    • 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生物分类的依据:
    •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遗传信息

3.2 植物的多样性

  • 植物的主要类群:
    •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海带、紫菜
    •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如葫芦藓
    •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肾蕨
    •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如松树、柏树
    •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有果皮包被,如小麦、玉米
      • 各种植物的特点:
    • 适应环境的特点
    • 繁殖方式的特点

3.3 动物的多样性

  • 动物的主要类群:
    • 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
      •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
      • 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蜇
      • 扁形动物:如涡虫
      • 线形动物:如蛔虫
      • 环节动物:如蚯蚓
      • 软体动物:如河蚌、乌贼
      • 节肢动物:如昆虫、虾
    • 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
      •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
        • 各种动物的特点:
    • 适应环境的特点
    • 生殖发育的特点

3.4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 栖息地丧失
    • 过度利用
    • 环境污染
    • 外来物种入侵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建立自然保护区
    • 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 加强宣传教育
    • 法律保护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