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1~6单元思维导图

《三年级1~6单元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三年级 (人教版) 上册 1~6单元

一级分支:

  • 单元一:测量
  • 单元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单元三:四边形
  • 单元四:有余数的除法
  • 单元五:时、分、秒
  • 单元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级分支(各单元具体内容):

单元一:测量

  • 概念:

    • 长度单位:
      • 千米 (km):1千米=1000米,用于测量较长距离,如两地之间的距离。
      • 米 (m):1米=100厘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如身高、房间长度。
      • 分米 (dm):1分米=10厘米,介于米和厘米之间。
      • 厘米 (cm):1厘米=10毫米,较短的长度单位,如铅笔长度、课本厚度。
      • 毫米 (mm):非常短的长度单位,如硬币厚度。
    • 质量单位:
      • 吨 (t):1吨=1000千克,用于测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如卡车、轮船的载重。
      • 千克 (kg):1千克=1000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如体重、食品重量。
      • 克 (g):较轻的质量单位,如硬币重量、调料重量。
  • 单位换算:

    • 强调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0或1000,根据大小单位进行乘除运算。
    • 例:
      • 3千米 = 3000米
      • 5000克 = 5千克
      • 200厘米 = 2米
      • 7吨 = 7000千克
  • 估测:

    • 培养估测能力,估计物体的大概长度或质量。
    • 利用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单位。
    • 例:
      • 一棵树高约3米。
      • 一本书重约300克。
  • 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路程、测量物品长度或质量。
    • 注意单位统一。

单元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口算: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 笔算:

    •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不连续进位/退位)。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连续进位/退位)。
  • 验算:

    • 加法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或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 减法验算:用差加减数,或用被减数减差。
  • 估算:

    • 将数字看作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 例:492 + 308 ≈ 500 + 300 = 800
  • 解决问题:

    • 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单元三:四边形

  • 认识四边形:

    • 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 特殊四边形:

    •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周长:

    • 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 长方形周长:(长 + 宽) × 2
    • 正方形周长:边长 × 4
    • 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用绳子或卷尺。
  • 解决问题:

    • 计算四边形周长。
    • 比较不同形状的周长。

单元四:有余数的除法

  • 概念:

    • 余数:除不尽时剩下的数。
    • 余数要比除数小。
    • 意义:将物体平均分,不能全部分完的情况。
  • 竖式计算:

    •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理解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 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如分东西、分组等。
    • 考虑余数的实际意义,如“至少”需要多少。

单元五:时、分、秒

  • 认识时间单位:

    • 时 (hour):1时 = 60分
    • 分 (minute):1分 = 60秒
    • 秒 (second):很短的时间单位。
  • 时间换算:

    • 小时与分钟之间的换算。
    • 分钟与秒之间的换算。
  • 经过时间: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使用数格子的方法或减法。
    • 注意:进位/退位问题。
  • 应用:

    •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时间的意义。
    • 解决关于时间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上学时间、做作业时间等。

单元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 口算:

    •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估算:

    • 将多位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
  • 笔算:

    • 一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进位)。
    • 一位数乘三位数 (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
    •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解决问题:

    •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 注意:连续进位问题。
    • 理解“大约”的意义,使用估算解决问题。

连接线:

使用箭头连接各个分支,表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

  • "长度单位" → "单位换算" → "应用" (在单元一中)
  • "笔算" → "验算" (在单元二中)
  • "特殊四边形" → "周长" (在单元三中)
  • "概念" → "竖式计算" → "应用" (在单元四中)
  • "认识时间单位" → "时间换算" → "经过时间" → "应用" (在单元五中)
  • "口算" → "估算" → "笔算" → "解决问题" (在单元六中)

总结:

这份思维导图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1~6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各种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通过梳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提高解题能力。建议学生在使用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复习,并多做练习,加深理解。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足球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