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
I.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A. 需求
1. 需求概念
- 含义: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有效需求:既有购买意愿,又有购买能力。
2. 影响需求的因素
* 商品自身价格 (Price):
* 反向关系 (Inverse relationship)。
* 消费者收入 (Income):
* 正常商品 (Normal goods): 正向关系 (Positive relationship)。
* 劣质商品 (Inferior goods): 反向关系 (Inverse relationship)。
* 相关商品价格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 替代品 (Substitutes): 正向关系 (Positive relationship)。
* 互补品 (Complements): 反向关系 (Inverse relationship)。
* 消费者偏好 (Consumer preferences):
* 影响购买决策。
* 消费者预期 (Consumer expectations):
* 对未来价格、收入的预期。
* 其他因素 (Other factors):
* 人口数量、政策等。
3. 需求曲线
* 定义: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 特点:一般向下倾斜 (Downward sloping)。
* 需求量的变动 vs. 需求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 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由价格变动引起。
* 需求变动: 需求曲线整体移动,由非价格因素引起。
B. 供给
1. 供给概念
* 含义: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 影响供给的因素
* 商品自身价格 (Price):
* 正向关系 (Positive relationship)。
* 生产成本 (Production costs):
* 反向关系 (Inverse relationship)。
* 技术水平 (Technology):
* 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供给。
* 相关商品价格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 替代品: 影响生产资源配置。
* 互补品: 联合生产,互相影响。
* 生产者预期 (Producer expectations):
*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 其他因素 (Other factors):
* 政策、自然条件等。
3. 供给曲线
* 定义:表示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 特点:一般向上倾斜 (Upward sloping)。
* 供给量的变动 vs. 供给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 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移动,由价格变动引起。
* 供给变动: 供给曲线整体移动,由非价格因素引起。
C. 均衡价格
1. 均衡价格的决定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 市场力量自发调节。
2. 均衡价格的变动
* 需求变动的影响:
*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 供给变动的影响:
*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 供需同时变动的影响:
* 取决于变动幅度。
3. 弹性理论
* 需求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 类型:弹性较大,弹性较小,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
* 供给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 衡量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 类型:弹性较大,弹性较小,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
* 需求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 衡量收入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 正常商品,劣质商品。
* 需求交叉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衡量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 替代品,互补品,无关系。
D.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 市场失灵
* 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 外部性 (Externalities)。
* 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 垄断 (Monopoly)。
2. 政府干预
* 价格管制 (Price controls):
* 最高限价 (Price ceiling)。
* 最低限价 (Price floor)。
* 税收和补贴 (Taxes and subsidies)。
* 直接管制 (Direct regulation)。
* 提供公共物品 (Providing public goods)。
* 反垄断 (Antitrust policies)。
II. 生产与成本理论
A. 生产函数
1. 生产要素
* 劳动 (Labor)。
* 资本 (Capital)。
* 土地 (Land)。
* 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
2. 生产函数的形式
* Q = f(L, K, …)
* Q:产量。
* L:劳动投入。
* K:资本投入。
3. 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
* 短期: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的。
* 长期: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
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投入要素,最终会导致边际产量递减。
B. 成本理论
1. 成本的分类
* 显性成本 (Explicit costs)。
* 隐性成本 (Implicit costs)。
* 会计成本 (Accounting costs)。
* 经济成本 (Economic costs)。
* 固定成本 (Fixed costs)。
* 可变成本 (Variable costs)。
* 总成本 (Total costs)。
* 平均成本 (Average costs)。
* 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s)。
2. 短期成本曲线
* 平均固定成本 (AFC)。
* 平均可变成本 (AVC)。
* 平均总成本 (ATC)。
* 边际成本 (MC)。
* MC曲线与AVC、ATC曲线的交点。
3. 长期成本曲线
* 长期平均成本 (LAC)。
* 长期边际成本 (LMC)。
*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 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es of scale)。
* 规模报酬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II. 市场结构理论
A. 完全竞争市场
1. 特征
*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 产品同质 (Homogeneous product)。
* 自由进入和退出 (Free entry and exit)。
* 信息完全 (Perfect information)。
2. 厂商的需求曲线
* 水平的需求曲线 (Perfectly elastic demand curve)。
3. 短期均衡
* 边际收益 (MR) = 边际成本 (MC)。
4. 长期均衡
* 价格 (P) = 边际成本 (MC) = 平均总成本 (ATC)。
B. 垄断市场
1. 特征
* 唯一的卖者 (Single seller)。
* 没有替代品 (No close substitutes)。
* 进入壁垒 (Barriers to entry)。
2. 厂商的需求曲线
*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Downward sloping demand curve)。
3. 短期均衡
* 边际收益 (MR) = 边际成本 (MC)。
4. 长期均衡
* 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5. 价格歧视
* 一级价格歧视。
* 二级价格歧视。
* 三级价格歧视。
C. 垄断竞争市场
1. 特征
*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 产品差异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 自由进入和退出 (Free entry and exit)。
2. 厂商的需求曲线
*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Downward sloping demand curve)。
3. 短期均衡
* 边际收益 (MR) = 边际成本 (MC)。
4. 长期均衡
* 价格 (P) = 平均总成本 (ATC)。
* 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D. 寡头市场
1. 特征
* 少数几个卖者 (Few sellers)。
* 产品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差异的。
* 存在进入壁垒 (Barriers to entry)。
* 厂商行为相互影响 (Interdependence)。
2. 模型
* 库诺模型 (Cournot model)。
* 斯威齐模型 (Sweezy model)。
* 价格领导模型 (Price leadership model)。
* 博弈论 (Game theory)。
IV. 国民收入核算
A. 国内生产总值 (GDP)
1. 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 核算方法
* 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 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 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3. 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 名义 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 GDP。
* 实际 GDP: 按基年价格计算的 GDP。
* GDP 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 名义 GDP / 实际 GDP。
B. 国民总收入 (GNI)
1. 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2. 与 GDP 的关系
* GNI = GDP +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V. 宏观经济政策
A. 财政政策
1. 定义
* 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
2. 类型
* 扩张性财政政策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 紧缩性财政政策 (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
* 自动稳定器 (Automatic stabilizers)。
3. 工具
* 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s)。
* 税收 (Taxes)。
* 转移支付 (Transfer payments)。
B. 货币政策
1. 定义
*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
2. 类型
* 扩张性货币政策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 紧缩性货币政策 (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
3. 工具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eserve requirements)。
* 再贴现率 (Discount rate)。
* 公开市场操作 (Open market operations)。
C. 其他政策
1. 产业政策 (Industrial policy)。
2. 贸易政策 (Trade policy)。
3. 汇率政策 (Exchange rate policy)。
以上是《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的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每个部分还可以继续细化,形成更详细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