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历史思维导图》
一、世界古代文明
1. 古代埃及
- 地理位置:
- 尼罗河流域
- 政治:
- 法老专制统治
- 金字塔
- 经济:
- 农业发达
- 手工业
- 文化:
- 象形文字
- 太阳历
- 金字塔
- 衰落:
- 长期遭受外族入侵
2. 古代两河流域
- 地理位置: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 文明:
- 苏美尔文明
- 楔形文字
-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 巴比伦王国
- 汉谟拉比王
- 苏美尔文明
- 衰落:
- 外族入侵
3. 古代印度
- 地理位置:
-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 文明:
- 种姓制度
- 婆罗门(僧侣)
- 刹帝利(武士)
- 吠舍(农民、牧民、商人)
- 首陀罗(被征服者、奴隶)
- 佛教
-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 教义: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
- 传入中国
- 种姓制度
4. 古代希腊
- 地理位置:
- 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
- 政治:
- 城邦制度
- 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
- 斯巴达:军事寡头政治
- 城邦制度
- 文化:
- 神话故事
-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文学(荷马史诗)
- 建筑(帕特农神庙)
- 衰落:
- 内部战争和外族入侵
5. 古代罗马
- 政治:
- 罗马共和国
- 元老院
- 执政官
- 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 屋大维(元首制)
- 罗马共和国
- 扩张:
- 征服地中海地区
- 文化:
- 法律(《十二铜表法》)
- 建筑(斗兽场、万神庙)
- 语言(拉丁语)
- 衰落:
- 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
- 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二、中古时期的欧洲
1. 西欧封建社会
- 形成:
- 法兰克王国建立
- 查理·马特改革
- 采邑制
- 特征:
- 封君封臣制度
- 土地分封
- 等级森严
- 庄园经济
- 自给自足
- 农奴依附
- 封君封臣制度
2. 中古西欧的城市
- 兴起:
- 生产力发展
- 商业贸易繁荣
- 自治:
- 争取自治权
- 赎买特许状
- 影响:
-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 孕育资本主义萌芽
3. 拜占庭帝国
- 形成:
- 东罗马帝国
- 繁荣:
- 经济文化发达
- 《查士丁尼法典》
- 衰落:
- 奥斯曼土耳其入侵
4. 基督教
- 产生:
- 1世纪,罗马帝国
- 发展:
- 中世纪,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 影响:
- 控制人们的思想文化
三、古代亚洲文明
1. 阿拉伯帝国
- 建立: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扩张:
- 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等地
- 文化:
- 阿拉伯数字
- 《医学集成》、《一千零一夜》
- 保存和传播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2. 日本
- 大化改新:
- 时间:7世纪中期
- 内容:
-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 经济上:将土地收归国有,统一分配
- 影响: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四、古代非洲与美洲
1. 古代非洲
- 埃及文明 (参考前文)
- 东非文明:
- 桑给巴尔
- 商业贸易
2. 古代美洲
- 玛雅文明:
- 数学、天文
- 金字塔
- 阿兹特克文明:
- 太阳历
- 特诺奇蒂特兰
- 印加文明:
- 道路系统
- 库斯科
五、思想文化
1. 文艺复兴
- 时间:
- 14世纪-16世纪
- 地点:
- 意大利
- 核心思想:
- 人文主义
- 代表人物:
- 但丁:《神曲》
-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 影响:
-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 新航路开辟
- 原因:
-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
- 《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
- 航海家:
- 哥伦布:到达美洲
- 麦哲伦:环球航行
- 影响: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 引发殖民扩张与掠夺
3. 近代科学的兴起
- 代表人物: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影响:
- 推动科学发展
-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 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这个思维导图详细地概括了初三上册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古代文明,中古时期的欧洲,古代亚洲文明,古代非洲与美洲,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 每个部分都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如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