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思维导图

《新航路开辟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新航路开辟

I. 背景原因

  • A. 经济根源:
      1.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a. 对东方商品的需求(香料、丝绸、瓷器等)增加。
        • b. 追求黄金和白银的狂热(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
        • c. 商业革命的推动(价格革命、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1.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 a. 传统东西方贸易线路受阻。
        • b. 东方商品价格上涨,利润空间缩小。
  • B. 社会根源:
      1. 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 a. 强调个人价值和冒险精神。
        • b. 挑战传统权威,鼓励探索未知世界。
      1. 《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 a. 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想象。
        • b. 提供了关于东方财富和文明的描述。
  • C. 政治根源:
      1. 加强王权的需要:
        • a. 封建领主衰落,国王寻求新的财富来源。
        • b.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1. 传播基督教的愿望:
        • a. 欧洲国家希望扩大基督教的影响范围。
        • b. 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宗教借口。
  • D. 技术条件:
      1. 航海技术的进步:
        • a. 罗盘针的运用:准确指示方向。
        • b. 多桅帆船的制造:提高航行速度和稳定性。
        • c. 地圆学说的流行:增强航海的信心。
      1. 地理知识的积累:
        • a. 地图绘制技术的提高。
        • b. 对季风和洋流的了解。
      1. 航海经验的积累:
        • a. 欧洲航海家在非洲沿岸的探索。

II. 主要航线与人物

  • A. 葡萄牙方向:
      1. 迪亚士(Bartolomeu Dias):
        • a. 1487-1488年到达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 b. 证明了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可能性。
      1. 达·伽马(Vasco da Gama):
        • a. 1497-1498年到达印度。
        • b. 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垄断了印度洋贸易。
  • B. 西班牙方向:
      1. 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
        • a. 1492年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
        • b. 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欧洲殖民美洲的进程。
        • c. 误认为到达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1.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
        • a. 1519-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
        • b. 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扩大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 c. 证实了美洲是一个独立的洲,而非亚洲的一部分。

III. 影响

  • A. 对世界的影响:
      1. 全球联系加强:
        • a.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 b. 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
      1.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a.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 b. 不同地区的商品、物种、文化交流频繁。
      1. 殖民扩张与掠夺:
        • a. 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亚洲、非洲进行殖民扩张。
        • b. 对当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屠杀。
        • c. 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和种族结构。
  • B. 对欧洲的影响:
      1. 商业革命:
        • a. 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
        • b. 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c.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价格革命:
        • a.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 b.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 a. 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1. 推动了文化交流:
        • a. 欧洲人接触到了新的文化和知识。
        • b. 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 C. 对美洲的影响:
      1. 人口结构改变:
        • a. 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洲。
        • b. 土著人口锐减,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
      1. 物种交流:
        • a. 欧洲作物(小麦、葡萄等)和动物(马、牛等)传入美洲。
        • b. 美洲作物(玉米、马铃薯等)传入欧洲。
        • c. 改变了世界农业格局。
      1. 文化破坏与融合:
        • a. 欧洲殖民者破坏了美洲原有的文明。
        • b. 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相互融合。
  • D. 对亚洲和非洲的影响:
      1. 传统贸易格局被打破:
        • a. 欧洲殖民者控制了亚洲的贸易航线和港口。
        • b. 亚洲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1. 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 a. 非洲成为欧洲殖民者掠夺奴隶的主要来源地。
        • b. 亚洲一些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IV. 评价

  • A. 积极意义:
      1. 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 促进了物种交流和文化交流。
      1.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 B. 消极影响:
      1. 引发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1. 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 造成了种族歧视和奴隶贸易。
  • C. 历史局限性:
      1. 以欧洲为中心,忽略了其他地区文明的价值。
      1. 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

V. 总结

  •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尽管其过程中充满了殖民主义的罪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融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认识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深刻反思其带来的消极后果。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欧州民间故事思维导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