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单元概述
1.1 单元主题:
1.2 单元时间范围:
1.3 单元核心线索:
- 列强侵华 - 中国人民的反抗 - 中国社会的逐步沦陷
二、鸦片战争
2.1 战争背景
2.1.1 英国方面:
- 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对华贸易长期逆差,企图扭转局面。
- 鸦片贸易成为主要手段。
2.1.2 中国方面:
- 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
-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废弛。
- 鸦片泛滥,危害社会,威胁统治。
2.2 战争过程
2.2.1 开始标志:
2.2.2 重要战役:
- 广州之战:英军攻占广州。
- 定海之战:英军攻占定海。
- 南京之战:英军逼近南京,清政府被迫求和。
2.3 战争结果
2.3.1 《南京条约》: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2100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 协定关税。
2.3.2 影响: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3.1 战争背景
3.1.1 列强方面:
- 不满足已获得的权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
- 寻找新的借口,制造事端。
3.1.2 中国方面:
3.2 战争过程
3.2.1 借口:
3.2.2 英法联军侵华:
3.3 战争结果
3.3.1 《天津条约》:
- 增开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汕头)、琼州(海口)、南京、镇江、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 赔款白银400万两。
3.3.2 《北京条约》:
-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 增开天津为商埠。
- 赔款增至白银800万两。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3.3 影响: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四、太平天国运动
4.1 爆发原因
4.1.1 社会矛盾激化:
-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 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
4.1.2 思想基础:
4.2 发展过程
4.2.1 金田起义:
-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2.2 定都天京:
4.2.3 北伐和西征:
- 北伐:威胁北京,但最终失败。
- 西征:扩大控制区域,建立政权基础。
4.2.4 天京事变:
4.2.5 失败: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3 重要纲领
4.3.1 《天朝田亩制度》:
- 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
- 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4.3.2 《资政新篇》:
- 内容:洪仁玕提出,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评价: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但未得到实施。
4.4 意义和教训
4.4.1 意义:
-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4.2 教训:
五、边疆危机
5.1 西北边疆:
5.1.1 阿古柏入侵新疆:
5.1.2 左宗棠收复新疆:
- 提出“先西北,后东南”的战略。
-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5.1.3 中俄《伊犁条约》:
5.2 台湾危机:
5.2.1 日本侵略台湾:
5.2.2 加强海防:
5.3 中法战争
5.3.1 原因:
5.3.2 过程:
- 马尾海战:中国海军遭受重创。
-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取得胜利。
5.3.3 结果:
- 《中法新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 影响: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六、甲午中日战争
6.1 战争背景
6.1.1 日本方面:
- 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扩张。
- 制定侵略中国的战略。
6.1.2 中国方面:
- 洋务运动虽有成效,但未能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6.2 战争过程
6.2.1 开始标志:
6.2.2 重要战役:
- 平壤战役:叶志超弃城逃跑。
- 黄海海战:邓世昌英勇牺牲。
- 旅顺大屠杀: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3 战争结果
6.3.1 《马关条约》: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赔款白银2亿两。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3.2 影响: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七、瓜分中国的狂潮
7.1 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 德国:山东。
- 俄国:东北。
- 英国:长江流域。
- 法国:广东、广西、云南。
- 日本:福建。
7.2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 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
- 同时要求各国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7.3 影响:
八、单元总结
- 19世纪,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了探索救国道路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