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思维导图

《隋唐风云思维导图》

一、隋朝建立与灭亡 (581-618)

  • 1. 隋文帝杨坚 (581-604)

    • 1.1 代周建隋 (581)
      • 掌握北周朝政
      • 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 (长安)
    • 1.2 开皇之治
      • 政治改革: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雏形
      • 经济改革:均田制,租庸调制
      • 军事改革:府兵制
      • 文化:编纂《隋书》
      • 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繁荣
    • 1.3 统一全国 (589)
      • 灭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 南北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2. 隋炀帝杨广 (604-618)

    • 2.1 继位与暴政
      • 弑父篡位
      • 大兴土木: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建长城
      • 连年征战:多次征讨高句丽
    • 2.2 大运河
      •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 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影响: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 2.3 对外战争
      • 多次征讨高句丽失败,消耗国力,加剧社会矛盾
    • 2.4 社会矛盾激化
      • 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 土地兼并严重
      • 吏治腐败
    • 2.5 隋末农民起义
      • 起义爆发: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 重要起义领袖: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等
      • 加速隋朝灭亡
  • 3. 隋朝灭亡 (618)

    • 3.1 宇文化及之乱
      • 杀死隋炀帝,隋朝名存实亡
    • 3.2 各路起义军割据
      • 李渊父子起兵太原
      • 群雄逐鹿中原

二、唐朝建立与发展 (618-755)

  • 1. 唐高祖李渊 (618-626)

    • 1.1 太原起兵 (617)
      • 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
    • 1.2 建立唐朝 (618)
      • 定都长安
    • 1.3 平定群雄
      • 先后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 2.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

    • 2.1 玄武门之变 (626)
      • 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 2.2 贞观之治
      • 纳谏:任用魏征等贤臣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 完善制度: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
      • 文化昌盛:重视文教,文人荟萃
      • 民族关系: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 对外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相处
      • 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 2.3 对外扩张
      • 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
  • 3. 唐高宗李治 (649-683)

    • 3.1 永徽之治
      • 继续实行贞观时期的政策
      • 版图扩张
    • 3.2 武则天参与朝政
      • 逐渐掌握权力,为称帝做准备
  • 4. 武则天 (690-705)

    • 4.1 改唐为周 (690)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 4.2 政治举措
      • 重用酷吏
      • 改革科举制度,注重实用人才
      • 打击门阀士族
    • 4.3 经济发展
      • 继续发展农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 5.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

    • 5.1 开元盛世
      • 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
      • 改革吏治:精简机构
      • 发展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 文化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诗歌繁荣
    • 5.2 后期统治腐败
      • 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
      • 任用胡人:安禄山
      • 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三、安史之乱与唐朝衰落 (755-907)

  • 1. 安史之乱 (755-763)

    • 1.1 安禄山、史思明叛乱 (755)
      • 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 攻陷洛阳,长安
    • 1.2 唐肃宗即位 (756)
      • 唐玄宗逃往四川
      •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 1.3 平定叛乱
      • 依靠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
      • 借助回纥兵力
      • 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
    • 1.4 安史之乱的影响
      • 唐朝由盛转衰
      •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2. 藩镇割据

    • 2.1 形成原因
      • 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衰弱
      • 节度使权力过大
    • 2.2 表现
      • 藩镇拥兵自重
      • 抗拒中央政令
      • 甚至割据称雄
    • 2.3 对唐朝的影响
      • 削弱中央集权
      • 加剧社会动荡
  • 3. 政治斗争

    • 3.1 甘露之变 (835)
      • 宦官专权日益严重
      • 李训、郑注等人策划诛杀宦官,事败被杀
  • 4. 黄巢起义 (875-884)

    • 4.1 起义爆发
      • 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起义
    • 4.2 攻占长安 (881)
      • 建立大齐政权
    • 4.3 起义失败
      • 被唐军和沙陀骑兵镇压
    • 4.4 黄巢起义的影响
      • 加速唐朝灭亡
      • 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 5. 唐朝灭亡 (907)

    • 5.1 朱温篡唐
      • 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后梁
      • 唐朝灭亡

四、隋唐制度与文化

  • 1. 制度建设

    • 1.1 三省六部制
      • 中书省:决策机构
      • 门下省:审议机构
      •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1.2 科举制度
      •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 作用:扩大官吏来源,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促进社会公平
    • 1.3 均田制
      • 政府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 作用: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农业生产
    • 1.4 租庸调制
      • 以人丁为单位,征收定额的谷物和绢帛,服一定时间的徭役或以庸代役
      • 作用: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 1.5 府兵制
      •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 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 2. 文化发展

    • 2.1 宗教发展
      • 佛教盛行
      • 道教发展
    • 2.2 诗歌繁荣
      • 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
      •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 2.3 绘画艺术
      • 阎立本、吴道子等著名画家
    • 2.4 文学成就
      • 传奇小说
    • 2.5 史学成就
      • 《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 3. 对外交流

    • 3.1 玄奘西游
      • 前往印度取经
      • 翻译佛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 3.2 鉴真东渡
      • 前往日本传播佛教文化
    • 3.3 长安的国际地位
      • 各国使节云集
      • 各国文化交流
    • 3.4 丝绸之路
      • 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小王子思维导图内容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