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一、力学

1. 运动的描述

  • 概念:
    •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
    • 参照物:事先选定的、被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运动与静止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 运动快慢的描述:
    • 速度
      • 定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v = s/t
      • 单位:m/s、km/h (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描述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 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钟表
    •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 力和运动

  • 力:
    •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单位:牛顿(N)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 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 重力:
    • 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公式:G = mg (g ≈ 9.8N/kg)
    • 方向:竖直向下
    • 作用点:重心
  • 弹力:
    •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 摩擦力:
    •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滑动摩擦力:f = μN(μ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
    • 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平衡
    •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牛顿第一定律:
    •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二力平衡:
    • 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不同物体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 方向相同:合力等于二力之和
      • 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 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初中阶段不做要求,只需了解)
  • 运动和力的关系:
    •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加速、减速、改变运动方向)

3. 密度

  • 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 公式: ρ = m/V
  • 单位: kg/m³,g/cm³ (1g/cm³ = 1000kg/m³)
  • 应用: 鉴别物质、计算质量、计算体积

4. 压强

  • 压强:
    •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公式:p = F/S
    • 单位:帕斯卡(Pa)
  • 液体压强:
    • 公式:p = ρgh
    • 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大气压强:
    • 存在:空气内部存在压强
    •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 特点: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 浮力:
    •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 公式:F浮 = G排 = 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 物体的浮沉条件:
      • F浮 > G 物体上浮
      • F浮 = G 物体悬浮或漂浮
      • F浮 < G 物体下沉

5. 功和机械能

  • 功:
    • 定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力做了功
    • 公式:W = Fs
    • 单位:焦耳(J)
  • 功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 公式:P = W/t = Fv
    • 单位:瓦特(W)
  • 动能:
    •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势能:
    •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与形变程度有关
  • 机械能:
    • 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 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 机械效率:
    • 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 公式:η = W有用/W总

二、声学

  • 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
  •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 声速: 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
  • 声音的特征:
    •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 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 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 噪声:
    • 定义: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 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
    • 防治: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 超声波与次声波:
    •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
    •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三、光学

  •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
    •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平行射出
    • 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
  • 光的折射:
    •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透镜: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 成像规律:
    • 凸透镜成像: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凹透镜成像: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 颜色的混合:
    •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四、热学

  • 温度:
    • 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单位:摄氏度(℃)
  • 温度计:
    •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 使用: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 热量:
    • 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 单位:焦耳(J)
  • 比热容:
    •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公式:Q = cmΔt
  • 热机:
    • 内燃机: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 效率: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

五、电学

  • 电路的组成: 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 电流:
    •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 单位:安培(A)
  • 电压:
    • 定义: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单位:伏特(V)
  • 电阻:
    •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 欧姆定律:
    •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公式:I = U/R
  • 电功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 公式:P = UI = I²R = U²/R
    • 单位:瓦特(W)
  • 电能:
    •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 公式:W = UIt = I²Rt = U²/R * t
    • 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 焦耳定律:
    •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 公式:Q = I²Rt
  • 安全用电:
    • 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六、磁学

  • 磁体: 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
  •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
  • 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 磁感线: 用来描述磁场分布的假想曲线,N极出发,S极进入
  •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 电磁铁: 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 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 发电机: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 电动机: 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关于万圣节的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