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1单元思维导图》
一、单元总览
- 主题: 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情感
- 核心素养:
- 语言积累与运用:字词积累、理解、运用;句子理解、分析;段落结构把握;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
-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情感,进行联想与想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 单元内容:
- 课文:
- 《白鹭》:优美散文,描写白鹭的形态、活动,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落花生》:叙事散文,描写一家人谈论落花生,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求虚名。
- 《桂花雨》:抒情散文,描写“摇花乐”的场景,表达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思念。
- 《珍珠鸟》:叙事散文,描写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 语文园地一:字词积累、读写结合、口语交际、日积月累。
- 课文:
二、课文分解
1. 《白鹭》
- 中心思想: 通过对白鹭的形态、颜色、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赞美了白鹭的美丽、高洁,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和谐自然的热爱。
- 重点字词:
- 黛青:深蓝色,近于黑色。
- 嫌弃:厌恶而不愿接近。
- 精巧:精致巧妙。
- 配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 适宜:适合,相宜。
-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
- 渔翁:打鱼的老人。
- 内容结构:
- 总起: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领全文,点明白鹭的美丽)
- 分述:
- 颜色:白鹭的颜色很美,有雪白、黛青、配合得宜。
- 体态:白鹭的体态很美,亭亭玉立、精巧、悠闲。
- 活动:白鹭的活动很美,捕食时专注、飞翔时轻盈。
- 总结:这样美的白鹭,怎能不令人喜爱?(再次强调白鹭的美丽,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 写作手法:
- 比喻:将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形象生动地表现白鹭的美丽。
- 拟人:赋予白鹭人的情感和动作,如“悠然地站在那儿”、“有时还在水面上照照自己的影子”,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 细节描写:对白鹭的颜色、体态、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突显白鹭的美丽和特点。
- 衬托:用其他景物衬托白鹭的美丽,如“稻田里的绿,柳树上的嫩芽,近处塘里的水”,衬托白鹭的雪白。
- 情感表达: 喜爱、赞美
2. 《落花生》
- 中心思想: 借谈论落花生,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求虚名,要像落花生一样默默奉献。
- 重点字词:
-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 茅亭:用茅草盖的亭子。
- 榨油:把油料作物如花生、大豆等压榨出油。
- 实实在在:真实可靠。
- 争着:互相争夺。
- 便宜:指用很低的代价得到。
- 内容结构:
- 起因:收获落花生,一家人在茅亭里过花生节。
- 发展:爸爸提议谈论落花生,引发大家的思考。
- 高潮:爸爸讲落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
- 结尾:作者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懂得要做有用的人。
- 写作手法:
- 借物喻人:通过描写落花生的特点,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求虚名。
- 对比:将落花生与苹果、桃子等地上果实进行对比,突出落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 语言描写:通过一家人的对话,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 情感表达: 赞扬、教育
3. 《桂花雨》
-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摇花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 重点字词:
- 姿态:姿势;形态。
- 糕饼:用米粉或面粉等做成的饼。
- 至少:最少;起码。
- 拨开:用手或工具把东西分开。
- 尤其:特别;格外。
- 浸:泡在液体里。
- 香飘十里:形容香气浓郁,传播得很远。
- 内容结构:
- 总起:家乡的桂花是香飘十里的,而且是摇下来的。(点明桂花的特点和摇花乐的由来)
- 分述:
- 摇花前的准备:全家出动,铺席子、准备器具。
- 摇花时的情景:大人摇桂花,小孩捡桂花,充满欢乐。
- 摇花后的用途:桂花可以做糕饼、浸茶等,香气四溢。
- 结尾:作者回忆起童年“摇花乐”的情景,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 写作手法:
- 细节描写:对摇花前的准备、摇花时的情景、摇花后的用途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摇花乐的热闹和乐趣。
- 烘托:用桂花的香气烘托摇花乐的美好氛围。
- 倒叙:文章开头回忆童年,引发对家乡的思念。
- 情感表达: 思念、怀念、热爱
4. 《珍珠鸟》
-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以及作者对自由、信任的理解。
- 重点字词:
-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 温和:不严厉;不粗暴。
- 信赖:相信并依靠。
- 依恋:留恋不舍。
- 懒洋洋: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的样子。
- 搭窝:筑巢。
- 雏鸟:刚孵出的小鸟。
- 内容结构:
- 起因:作者在书房里养了一对珍珠鸟。
- 发展:珍珠鸟逐渐熟悉了作者,不再害怕,甚至主动亲近作者。
- 高潮:珍珠鸟在作者的稿纸上搭窝,孵出了小鸟。
- 结尾:作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 写作手法:
- 细节描写:对珍珠鸟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表现珍珠鸟的可爱和温顺。
- 心理描写: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表达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信任。
- 环境描写:描写书房的安静、舒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 情感表达: 喜爱、信任、向往
三、语文园地一
- 字词积累: 积累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进行归类整理。
- 读写结合: 练习描写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 口语交际: 围绕“我和动物朋友”展开讨论,分享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日积月累: 背诵古诗词,积累文化知识。
四、单元总结
本单元通过四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字词句的运用,更要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语文园地一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