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系统思维导图》
一、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1.1 上呼吸道
- 1.1.1 鼻腔
- 功能:过滤、湿润、加温空气,嗅觉
- 病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
- 1.1.2 咽
- 功能:呼吸、吞咽的共同通道
- 病变:咽炎、扁桃体炎
- 1.1.3 喉
- 功能:发声
- 病变:喉炎、声带息肉
1.2 下呼吸道
- 1.2.1 气管与支气管
- 功能:气体通道
- 病变: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 1.2.2 肺
- 功能:气体交换
- 病变: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癌
- 1.2.3 胸膜与胸腔
- 功能:保护肺脏,润滑作用
- 病变:胸膜炎、气胸、胸腔积液
1.3 呼吸生理
- 1.3.1 呼吸运动
- 吸气:膈肌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
- 呼气:膈肌上升、肋间内肌收缩,胸腔容积减小
- 1.3.2 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 潮气量、肺活量、残气量
- 分时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 1.3.3 气体交换
- 肺泡与血液:O2进入血液,CO2进入肺泡
- 血液与组织:O2进入组织,CO2进入血液
- 1.3.4 呼吸调节
- 中枢调节: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 化学感受器:感受血液中CO2、O2、H+浓度变化
- 反射性调节:牵张反射、Hering-Breuer反射
二、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2.1 病史采集
- 2.1.1 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
- 2.1.2 主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 2.1.3 现病史:起病方式、主要症状特点、伴随症状、诊治经过
- 2.1.4 既往史:呼吸系统疾病史、过敏史、药物史
- 2.1.5 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
- 2.1.6 家族史:呼吸系统疾病遗传倾向
2.2 体格检查
- 2.2.1 一般情况: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2.2.2 呼吸系统检查
- 视诊:胸廓形状、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运动幅度
- 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
- 叩诊:肺部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鼓音)
- 听诊:呼吸音(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干啰音、湿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
- 2.2.2 呼吸系统检查
2.3 辅助检查
- 2.3.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肺炎、肺结核、肺癌、气胸、胸腔积液
- 胸部CT:肺部肿瘤、肺栓塞、间质性肺病
- MRI:纵隔肿瘤、肺癌侵犯
- 肺血管造影:肺栓塞
- 2.3.2 呼吸功能检查
- 肺容量测定:肺活量、残气量
- 通气功能测定:FEV1、FVC、FEV1/FVC
- 弥散功能测定:DLCO
- 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pH值、HCO3-
- 2.3.3 病原学检查
- 痰培养: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细胞学、病原学
- 血清学检查:病毒抗体、支原体抗体
- 2.3.4 其他检查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活检
- 胸腔穿刺术: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
- 肺活检:明确肺部病变性质
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3.1 感染性疾病
- 3.1.1 上呼吸道感染
- 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 3.1.2 下呼吸道感染
-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肺脓肿
- 特殊病原体感染:肺结核、真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 3.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
-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 诊断:肺功能检查
- 治疗:戒烟、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肺康复
- 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3.2 慢性气道疾病
- 3.2.1 支气管哮喘
- 病因:过敏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 症状:喘息、气促、胸闷、咳嗽
- 诊断: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
- 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3.2.2 支气管扩张
- 病因:感染、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
- 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咯血
- 诊断:胸部CT
- 治疗:控制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手术治疗
3.3 肺部肿瘤
- 3.3.1 肺癌
- 病因:吸烟、职业暴露、遗传因素
- 症状: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 诊断:胸部CT、活检
- 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 3.3.2 纵隔肿瘤
- 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畸胎瘤
- 诊断:胸部CT、MRI、活检
- 治疗:手术切除
3.4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 3.4.1 肺栓塞
- 病因:血栓形成、静脉血栓脱落
- 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 诊断:肺动脉CT血管造影
- 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
- 3.4.2 间质性肺病
- 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病
- 症状:呼吸困难、干咳
- 诊断:胸部CT、肺活检
- 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四、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4.1 一般治疗
- 4.1.1 休息与营养
- 4.1.2 氧疗
- 4.1.3 祛痰
- 4.1.4 呼吸支持
4.2 药物治疗
- 4.2.1 抗生素
- 4.2.2 支气管扩张剂
- 4.2.3 糖皮质激素
- 4.2.4 祛痰药
- 4.2.5 抗病毒药物
- 4.2.6 抗真菌药物
- 4.2.7 靶向药物
- 4.2.8 免疫治疗药物
4.3 介入治疗
- 4.3.1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 4.3.2 胸腔穿刺引流术
- 4.3.3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
4.4 手术治疗
- 4.4.1 肺切除术
- 4.4.2 肺移植
五、呼吸系统疾病预防
5.1 一级预防
- 5.1.1 戒烟
- 5.1.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5.1.3 加强锻炼
- 5.1.4 改善生活环境
5.2 二级预防
- 5.2.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5.2.2 定期体检
5.3 三级预防
- 5.3.1 康复治疗
- 5.3.2 预防并发症
- 5.3.3 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