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思维导图三年级

衣着:破旧的衣服、打着补丁的裤子、褪色的帽子
材料:稻草、竹竿、绳子
面部表情:无法变化,通常是呆板的,给人以憨厚老实的感觉
高矮:高大,比人高,守护田地
外貌特征:
善良:心地善良,同情弱小,为农民着想
无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眼睁睁看着
忧愁:为农民的辛苦和农作物的遭遇而忧愁
渴望:渴望帮助农民,改变农民的命运
无力:自身无法行动,只能站在田地里
内心世界 (想象):
田野:守护田野,与田野融为一体
风雨: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鸟雀:驱赶鸟雀,保护庄稼
农民:默默守护农民的劳动成果
其他生物:看到昆虫、蚂蚱等破坏庄稼
与环境的关系:
一、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晴朗的天空,金黄的稻田,微风吹拂
稻草人的职责:驱赶鸟雀,保护庄稼
稻草人的状态:尽职尽责,认真守护
事件一:初见 (开端):
出现的问题:一群蚂蚱啃食稻叶
稻草人的反应:焦急、心疼,拼命驱赶,但无济于事
结果:稻叶被啃食,稻草人感到无力
启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面对灾害显得无力
事件二:第一夜 (蚂蚱):
出现的问题:飞蛾产卵,幼虫啃食稻花
稻草人的反应:更加焦虑,尝试用身体拍打,依然无效
结果:稻花被破坏,稻谷减产,稻草人深感悲伤
启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无法轻易改变
事件三:第二夜 (蛾子):
出现的问题:持续干旱,稻田缺水,稻苗枯萎
稻草人的反应:仰望天空,期盼下雨,却看不到希望
结果:稻苗逐渐枯死,农民辛苦的劳动付诸东流,稻草人绝望
启示:自然灾害的残酷,农民的辛勤劳动可能会因灾害而白费
事件四:第三夜 (干旱):
稻草人的心愿:希望农民能够丰收,不再受苦
稻草人的最终状态:依然站在田地里,守护着希望
留下的思考:如何帮助农民,战胜自然灾害?
结尾:结局的思考:
二、故事情节 (重要事件)
体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
目的: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
面临的困难:自然灾害,病虫害等
值得:尊敬和同情
农民的辛勤劳动:
体现:干旱、虫害等
造成的后果:农作物减产,农民生活困苦
启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和谐相处
自然灾害的无情:
体现:为农民着想,尽力保护庄稼
局限性:自身能力有限,无法真正帮助农民
精神:舍己为人,默默奉献
稻草人的善良与责任感:
主题: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现状
引发思考: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
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三、主题思想
“金黄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比喻)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比喻)
“风无情地吹着,稻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拟人)
环境描写:
“稻草人孤零零地站在田野里,像一个忠诚的卫士。”(比喻)
“他心里很难过,却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比喻)
“他多么希望能够帮助农民,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愿望)
情感表达: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修辞手法运用:
四、语言艺术 (重点词句)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让孩子了解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
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思考人生价值
教育意义: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稻草人的内心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艺术价值:
提醒人们关注农业发展,关注农民生活
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现实意义:
五、价值意义
中心主题:稻草人
《稻草人的思维导图三年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动物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