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现代史思维导图》

一、 晚清时期 (1840-1911)

  • 1.1 内忧外患的局面

    • 1.1.1 鸦片战争 (1840-1842)
      • 原因:英国的鸦片贸易,清政府的禁烟运动
      • 结果:《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 原因: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通商口岸、赔款)
      •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 1.1.3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 背景:社会矛盾激化
      • 领导者:洪秀全
      •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 结局: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 影响:加速了清朝的衰落,但也促进了地方势力的崛起(湘军、淮军)
    • 1.1.4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 原因:日本的对外扩张野心
      • 结果:《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1.1.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 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维护在华利益
      • 结果:《辛丑条约》(赔款、拆炮台、驻兵)
      •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6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 口号:“扶清灭洋”
      •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 结局: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 影响: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 1.2 近代化的探索

    • 1.2.1 洋务运动 (1860s-1890s)
      •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 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最终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 1.2.2 戊戌变法 (1898)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 主要内容: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 结局: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
      •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 1.2.3 辛亥革命 (1911)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 领导人:孙中山
      • 组织:同盟会
      • 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 重要事件:武昌起义
      • 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 民国时期 (1912-1949)

  • 2.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28)

    • 2.1.1 袁世凯统治 (1912-1916)
      •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 护国战争
    • 2.1.2 军阀混战 (1916-1928)
      • 派系林立,争权夺利,社会动荡
      • 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
    • 2.1.3 新文化运动 (1915-1920s)
      • 背景: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反思
      •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
      • 口号:民主、科学
      • 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2.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1927)

    • 2.2.1 第一次国共合作
      • 背景: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的局限性,共产国际的推动
      • 目标: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 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 2.2.2 北伐战争
      • 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主要战场:长江流域
      • 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 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2.2.3 国共分裂
      • 原因: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 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 2.3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927-1949)

    • 2.3.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 2.3.2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 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红军长征
      • 遵义会议
    • 2.3.3 抗日战争 (1937-1945)
      • 九一八事变 (1931)
        •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 七七事变 (1937)
        • 全面抗战爆发
      • 南京大屠杀 (1937)
      • 重要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 国共第二次合作
      • 抗战胜利 (1945)
        • 中国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4 解放战争 (1946-1949)
      • 背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争夺政权
      • 重要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渡江战役
      • 结果: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至今)

  •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978)

    • 3.1.1 新中国成立 (1949)
      • 开国大典
      • 意义:结束了中国百年来被压迫的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3.1.2 过渡时期 (1949-1956)
      • 巩固政权: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
      • 恢复经济
      •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954年宪法
    • 3.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 “八大”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国民经济调整
    • 3.1.4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 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偏差
      • 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至今)

    • 3.2.1 改革开放的开端 (1978)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方针:改革开放
    • 3.2.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2.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扩大企业自主权
    • 3.2.4 对外开放
      •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 开放沿海城市
    • 3.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十四大
    • 3.2.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2001)
      • 融入全球化
    • 3.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2-至今)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全面深化改革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份思维导图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和重要概念,帮助理解历史发展脉络。

上一个主题: 西游记思维导图 下一个主题: 8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

相关思维导图推荐

分享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