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思维导图
断指再植
定义与目的
- 定义: 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手指重新接回原位的手术。
- 目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的功能(包括运动、感觉、抓握)、保留外观完整性、减轻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适应症与选择
- 基本原则: 评估离断手指的再植价值及全身情况。
- 优先选择:
- 拇指离断:功能最重要,优先考虑。
- 多指离断:即使部分手指离断,也应尽量争取再植。
- 儿童手指离断:血管弹性好,吻合成功率高,代偿能力强。
- 腕部或掌部水平的离断:神经血管条件相对较好。
- 切割伤导致的离断:组织损伤相对较轻。
- 相对选择:
- 单个手指离断(除拇指外)。
- 部分压榨伤或撕脱伤。
- 离断时间较长(需评估组织保存情况和缺血耐受时间,通常小于6-8小时)。
- 考虑因素:
- 患者年龄和全身健康状况。
- 离断手指的污染程度和损伤类型。
- 缺血时间长短。
- 再植后预期的功能恢复程度。
- 患者的职业需求和心理状态。
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
- 患者全身情况危重,合并严重心肺脑疾病、休克等。
- 离断手指污染严重、组织破坏殆尽、无法识别解剖结构。
- 缺血时间过长,组织已发生不可逆病变(通常指尖超过12小时,近端超过6小时)。
- 合并严重全身感染。
- 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术后管理。
- 相对禁忌症:
- 高龄患者。
- 长期吸烟者。
- 伴有严重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
- 仅为末节指尖离断,且损伤严重(有时远端指尖再植成功率相对较低,功能恢复有限)。
术前准备
- 患者准备:
- 全身评估:生命体征、病史、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断指和断端的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和位置。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
- 备血。
- 签署手术同意书。
- 断指保存:
- 用无菌敷料包裹断指。
- 将包裹好的断指放入无菌塑料袋中封口。
- 将密封的塑料袋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中(切勿直接接触冰块)。
- 记录离断时间和保存方式。
- 手术准备:
-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手术显微镜、显微器械、显微缝线)。
- 无菌手术环境。
- 麻醉准备(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过程
- 清创与准备: 彻底清创断指和断端,去除坏死组织,显露骨骼、肌腱、神经、血管。
- 骨骼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髓内针、克氏针、微型钢板螺钉等方式进行稳定固定,通常适当缩短骨骼以减少血管张力。
- 肌腱修复: 修复屈肌腱和伸肌腱,恢复手指运动功能。
- 神经修复: 修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恢复感觉和部分运动支配。通常采用外膜吻合或束膜吻合。
- 血管吻合:
- 动脉吻合: 通常先吻合断端的动脉,恢复血供是再植成功的关键。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端端吻合。
- 静脉吻合: 吻合静脉,保证回流通畅,防止淤血。静脉吻合难度有时大于动脉。通常需要吻合至少一到两条静脉,有时需要植皮或皮瓣覆盖吻合口。
- 皮肤闭合: 妥善缝合伤口,避免张力,必要时行植皮或皮瓣修复。
术后管理
- 监测:
- 密切观察再植手指的血运(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肿胀程度)。
- 必要时使用多普勒监测血流信号。
- 监测生命体征。
- 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 常规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血管血栓形成,维持血流通畅。
- 抗感染: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镇痛: 有效控制疼痛。
- 体位: 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 保暖: 保持手术室及病房温度适宜,避免受凉和血管痉挛。
- 严禁吸烟: 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严重影响再植成功率。
- 早期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硬。
- 定期随访: 复查X线、评估血运、感觉和功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
- 血管危象:
- 动脉危象: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手指苍白、温度下降。
- 静脉危象:静脉回流障碍,手指淤紫、肿胀,毛细血管充盈过快。
- 这是再植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再植失败。
- 感染: 术后伤口或深部感染。
- 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骨折固定失败或血供不足导致。
- 肌腱粘连、断裂: 影响手指活动度。
- 神经功能恢复不良: 感觉减退、麻木、痛性神经瘤、幻肢痛等。
- 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或并发症导致。
- 再植失败: 出现坏死,需要再次手术截指。
- 冷敏感: 再植手指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
预后与功能恢复
- 影响因素:
- 损伤类型(切割伤预后优于撕脱伤/压榨伤)。
- 离断水平(越远端预后相对越好)。
- 缺血时间。
- 患者年龄。
- 手术技术水平。
- 术后护理和康复情况。
- 功能评估: 主要评估感觉(两点辨别觉)、运动(关节活动度、肌力)、稳定性、疼痛及整体抓握功能。通常采用TAMAI评分或肢体功能评分系统。
- 恢复过程:
- 血运恢复:术后立即。
- 感觉恢复:缓慢,通常从近端向远端进展,可能需要数月至数年,且常不完全恢复。
- 运动恢复:取决于肌腱和神经修复情况,康复锻炼至关重要。
- 长期结果: 大部分成功再植的手指能保留一定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完全恢复至健指水平较困难。冷敏感是常见后遗症。
相关技术
- 显微外科技术: 断指再植的核心技术,包括显微吻合血管、神经等。
- 吻合技术: 端端吻合、桥接吻合(血管/神经)、移植吻合。
- 皮瓣或植皮技术: 用于覆盖重要结构或解决皮肤缺损。